放大圖片
■張頤武與本報記者交談。王曉雪 攝
在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之後,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進一步加深,中國的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實現全球GDP第二,發展速度及在經濟危機中的份量有目共睹。與此同時,中國的國際形象卻遭遇到新挑戰和新問題的衝擊,國內公眾對社會的要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幸福感不升反降。
張頤武認為,中國未來的轉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文化作為支撐,十七屆六中全會提供了新的解決中國未來問題的思路和方向,並提出價值觀問題。在他看來,決策層已經意識到要提升公眾的幸福感不能僅僅依靠經濟增長來解決。
從80年代冬儲大白菜的艱難到如今對時尚消費品的不滿足,中國年輕人的幸福感已經實現了從物質層面到精神層面的飛躍。張頤武指出,此前備受關注的郭美美事件,一方面顯示出中國人的正義感,另一方面也投射出年輕人消費主義的「羨慕嫉妒恨」。而《非誠勿擾》等相親節目的泛濫,亦反映出年輕人對感情問題、對精神交流的渴求得不到滿足,種種訴求的累加導致一個龐大問題群的出現。
張頤武指出,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的核心問題是要解決中國社會面臨新瓶頸遇到的一系列問題群,引領、尋找突圍新路徑,並提供整個社會未來發展的方案,即文化強國。事實上,這也成為社會關鍵時刻的文化引領路線圖,中國已經充分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這一宏大命題,張頤武以iPhone的流行作比喻娓娓道來。他說,蘋果公司從出售辦公用品的失敗到今天出售文化消費品的全球第一,其核心競爭力在於文化創意,而不僅僅是科技產品。不僅如此,英國去年夏天一場暴亂也徹底顛覆物質至上的「革命價值觀」,在這場暴亂中首當其衝遭到洗劫的不是麵包店而是喬布斯的蘋果店。
張頤武認為,這種新型暴亂是由於精神上受到消費品的誘惑而產生的心理上的失衡,下層階層和勞動人民的失敗感不在於吃不上飯,而在於玩不起iPad和iPhone。文化引領的作用即體現在此,所謂文化強國就是要給社會一個合法性的基礎和發展的方向。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得中國具備了最大的寬度和厚度,在這個博大豐富的世界裡要想實現社會進步和昇華,就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