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穎)為調控樓市,政府去年大增土地供應,提前達到年供2萬伙目標。最新的上季私樓數字顯示,施工量按季下跌35%至1,100伙,但貨尾卻連升2季至7,000伙,未來3年至4年新供應合共約6.2萬伙,為近11季以來第二高。市場人士指出,過去半年樓市需求受經濟及房策影響而顯著減少,貨尾單位回升,反映樓市下行風險增加。
運房局昨公布的去年第四季私樓數字顯示,去年第四季私宅施工量1,100伙,按季下跌35%;已落成私宅2,700伙,按季升22%;已批出但仍未動工的項目維持於1.3萬伙,較前年同期增加3,000伙。
施工及落成數據齊下跌
數據又顯示,去年私宅施工量總計1.03萬伙,按年下跌23%;已落成私宅9,400伙,按年下跌近30%,為2年低位。一手住宅市場總供應量4.9萬伙,較第三季減少1,000伙。
截至去年第四季為止,在一手市場中,待售現樓佔7,000伙、待售樓花佔4.2萬伙,連同已批出土地及可隨時動工的單位佔1.3萬伙,即未來3至4年間新供應合共約6.2萬伙,為近11季以來第二高位,僅次於去年第三季的6.3萬伙。
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過去近2年政府積極增推土地,推高未來4年的私宅供應量。去年第4季達到6.2萬個,即未來4年平均每年1.55萬伙新供應。惟值得注意的是,本港及外圍經濟增長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放緩,樓市向下調整,一手銷售日益困難,現樓貨尾數字連升兩季。去年第二季起,每季增加1,000伙,由5,000伙升至第四季的7,000伙。
他指,如果貨尾數字持續上升,反映銷售跟不上供應,即供過於求。現樓貨尾一旦升穿一萬個,為樓市響警號;升穿1.5萬個,便進入危機水平。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相信政府增加供應的大方向持續,未來仍然會持續積極推地,估計未來新供應會有上升趨勢。
過去半年註冊量遜「海嘯」
不過,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去年下半年一、二手住宅註冊量合共約29,961宗,即平均每月僅得約4,994宗,比金融海嘯爆發期間更少,接近與2003年上半年沙士襲港期間水平。
劉嘉輝認為,數據足見目前「供應增、需求減」,此情況持續的話,不排除未來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因此房策有需要及早檢討,特別是額外印花稅及收緊按揭成數等措施,否則可能會對本港樓市帶來長遠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