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智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父母應否協助成年子女置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業內人士指出,現時近一半年輕的置業人士,大多是由父母代付首期。 資料圖片

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雷裕武

 大多數人期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安樂窩,惟近年本港樓價持續攀升,部分地區呎價已突破97年高位,人工升幅完全跟不上;故此,越來越多70後和80後需靠父母相助借出首期才可達成置業夢,父母一輩供兩代樓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不少報章也曾就此作專題報道。部分引述業內人士指出,現時近一半年輕的置業人士,大多是由父母代付首期,情況也日漸普及。試想想,以一個剛畢業月入約14,000元的年青人為例,假如每月儲4,000元,一年可儲蓄48,000元,10年才儲50萬;然而,以一個樓價200萬的物業,若承造7成按揭,首期便要60萬,加上其他一次性的雜費,對一般初出茅廬的打工仔來說,負擔實在不輕,在樓價持續高企的情況下,置業夢實在離他們越來越遠。

 到底父母應否協助成年子女置業,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必須視乎實際情況而定。回想我們一代,大部分在30開外才開始置業,不少人在首次置業時也需靠外力幫一把,不論是政府或是家人,否則不易完成置業的目標;加上早年反哺的意識強烈,子女照顧年老家人讓他們安享晚年也屬己任,因此,即使父母把大部分退休金借出,也沒有太大憂慮。

 不過,這一代情況似乎有點不一樣,不少年輕人自幼期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離開父母過獨立生活,20多歲已有置業大計,然而初出茅廬,薪金多處於低位,財政難以負擔,加上近年樓價升幅遠較薪金加幅為快,向父母求助便成了權宜之計。當然,更多的是由父母作主導,隨著家庭財政較豐裕,他們普遍相信照顧子女的責任並不單在供書教學上,還包括協助他們上車置業,特別在樓價高企下,他們往往擔憂子女未能上車而主動出擊。然而,一切必須小心行事,免得「愛他」變成「害他」。

 友人夫婦當年就是在樓價持續高企下,擔心孩子或不能上車,結果在未供完的自置物業下,再買下另一單位,他們當時心想只需為孩子付出首期後,他們便會自力更生,每月準時供樓,豈料買下單位後,孩子每份工作也做不長,結果供樓的責任最終仍落在他們夫婦身上,同時兒子更成了隱閉宅男,終日留在家中,與父母見面的機會也不多。

父母決定前須考慮三方面

 總的來說,我認為父母即使有能力,也不應買下物業轉贈子女,他們必須承擔部分責任。或可考慮借出積蓄/退休金付首期,然後要求子女定期攤還,以及負責日後每月供款,當然,父母決定前也要考慮以下因素:

  1.家庭的財政狀況—要知道,當子女進入社會工作時,父母一般距離退休之年已不遠,也許他們過往已成功滾存一定的財富作退休準備,或者將會獲得一筆可觀的退休金。假如他們貿然把大部分(甚至全部)老本拿出來為孩子置業,將會嚴重影響他們退休生活的質素。

 這一代年輕人反哺的意識相對薄弱,加上孩子長大後也會建立自己的家庭,父母不能期望自己退休後能依靠子女照顧,因此他們也要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好好計劃。若貿然把大部分(甚至全部)老本押給孩子的物業,對自己退休生活或會帶來未知數。

 2.子女的供款能力—一般來說,打工一族在20-30歲,薪金升幅百分比往往最高,加上個人開支負擔普遍不高,實為儲蓄的黃金時候,若能以每月供樓作為儲蓄方法,也值得考慮.當然,子女的工作性質和每月收入是否穩定、會否面對裁員壓力等,也直接影響他們日後的供款能力。

 3.子女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性格理應非常熟悉,到底他們是否有責任心和紀律性,願意承擔責任,繼續每月定期還款,作父母的應心中有數。此外,他們會否經常慣性過度消費,以致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也是考慮之列。曾聽過不少父母和子女關係在置業後出現破裂,原因主要源於事前溝通不足,雙方期望出現落差所致。

相關新聞
百家觀點:葡債息新高 恐致股市調整 (2012-01-31) (圖)
基金視點 :QE3影響有限 關注人行後著 (2012-01-31) (圖)
父母應否協助成年子女置業? (2012-01-31) (圖)
熱點透視:美聯儲兩頭吃虧的風險倍增 (2012-01-31) (圖)
登上山西高速經濟列車 (2012-01-31)
百家觀點:「北水」續南來 龍年香港仍有運行 (2012-01-27) (圖)
通脹縱低於預期 量寬機會亦不大 (2012-01-27)
熱點透視:全球通脹趨降 須防經濟放緩風險 (2012-01-27)
印度基建投入增支持企業盈利 (2012-01-27) (圖)
抑制A股IPO熱 關注落實進程 (2012-01-27)
星與港不太可能相互替代 (2012-01-27)
百家觀點:GDP數據利好 A股短線看俏 (2012-01-20) (圖)
希債危機未解 葡萄牙或步後塵 (2012-01-20)
吸收流標經驗 調整推地策略 (2012-01-20)
路透專欄撰稿人洪曦視:點心債市不再燙得難嚥 (2012-01-20) (圖)
牛市是否即將到來? (2012-01-20)
新加坡GDP波幅較香港大 (2012-01-20)
百家觀點:法降級市場即時反應不大 (2012-01-17) (圖)
善用利是錢學理財之3S (2012-01-17)
新加坡本地產品出口頗可觀 (2012-01-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智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