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名人薈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胡恩威金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5]     我要評論

城市規劃

 我們的城市規劃,往往太強調經濟效益,很少從感性的角度出發。城市的形象會影響我們的記憶,我們的記憶會影響我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我們要求甚麼生活,住在這座城市裡的人怎麼去發展對這座城市的歸屬感,都是很重要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但如果我們事事以經濟效益為先決條件,整個城市規劃就會很容易失衡,就會激發更多的社會矛盾。

香港的危機

 目前香港面對的危機,不單止是經濟上的,也是整個社會的對立狀態衍生出來的問題。中庸之道正好是當權者應該思考的,重建香港的多元社會發展生態,才能令香港人的生活有長久的安居樂業。

關於創意

 很多人尤其是香港人,都誤會了創意只是一種偶然、不受控制、沒有定義的物體,但真正的創意是建基於知識上。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目前的困局,主要是人才的問題。首先是投資人才,之後是經營人才,再之後是製作人才, 再再之後是創作人才、前線的表演人才。電視正是培養以上人才的地方。 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之興旺,是七十年代的電視培養了各類的人才。九十年代,無綫的經營模式開始走向流水作業,追求節省成本,亞視的小本經營,威脅不了無綫。無綫在沒有壓力之下開始墮落,重視的是成本,沒有理想,口味單一的走向低俗(這些年只有香港小姐選美和一些肥皂劇是主菜),不重視人才(韋家輝之後是誰?),八十年代的多元節目策略被完全消滅(八零年代紀錄片《生命之源》是在黃金時段播放的)。

關於流行文化

 所以,香港流行文化的墮落是事實,墮落之後就是衰落了。香港不可能成為紐約,因為香港人不思進取,不求在智慧上的長進,追求的只是數目字上的財富,不是精神上的財富。流行文化影響我們的價值系統,我們的精神健康,香港人的不快樂,是來自流行文化的感染。無綫那些電視劇,主題永遠都是復仇,香港的電影,總是狂亂失常。香港的流行文化,不應該被歌頌,應該被分析和批評。我不贊成設立一個歌頌香港流行文化的博物館,那是一種隱善揚惡的惡行。

公共吹水分子

 西方也有不少公共吹水分子,但正統的認真的從事實質學術研究的學者,仍然是一種力量,一種真正基於研究和分析的學問,而不是小聰明式的大吹水。兩岸三地之中,這種情況以香港最嚴重,完全是法西斯式的吹水獨大,愈吹愈大,愈吹愈勁。

傳統的消逝

 我們這些七八十年代在香港長大的人,看著這個所謂的國際城市如何把自己的傳統消滅,連早上醒來吃的傳統早餐也保不住,豈止是傷感,更有莫大的悲憤。

歷史被簡化

 在暴發和賭博主導的世界裡,歷史是多餘的,所以香港的舊區和傳統民俗文化,在過去十多年被消滅得一乾二淨。香港的歷史被簡化為遊樂場、片廠式的歷史,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片廠式設計就是最佳例證,沒有甚麼深度。董建華的「八萬五」房屋政策,把香港的泡沫經濟Matrix打破,其實是一大「德政」,香港人被迫回到現實世界,要腳踏實地做事做人,「知識」取代「運氣」。但好景不常,這幾個月的股市樓巿,又把香港帶回到一個炒的局面。香港雖然沒有賭場,但現在的股巿,已經和賭場沒有太大的分別。

香港的「落後文化」

 相比起西方先進國家和鄰近地區,香港既沒有專責處理藝術發展的文化部,又沒有清晰的文化發展藍圖,在文化領域上,顯然大為落後,與「國際大都會」的美譽不相稱。港府是否應該重新思考,先改革文藝政策,訂出具體務實的文化發展目標及相應的措施,才作空泛的「口號式」文化宣傳呢?

 (以上內容節選自胡恩威最新著作《香港文化深層結構》)

相關新聞
文化名人面對面:多才多藝女作家秋微 (2012-02-25) (圖)
名‧飲食:看懂罐頭鮑標籤 (2012-02-25) (圖)
名‧文藝:三位女藝術家的衣著心聲 (2012-02-25) (圖)
胡恩威為香港文化把脈 (2012-02-25) (圖)
胡恩威金句 (2012-02-25)
文化名人面對面:李國修戲裡戲外都是性情中人 (2012-02-18) (圖)
名‧飲食:罐鮑變身大比拼 (2012-02-18) (圖)
名‧國際:女性 讓女性不再流淚 (2012-02-18) (圖)
八載香江情 別時訴依依 (2012-02-18) (圖)
龍應台香港8年大事紀 (2012-02-18)
龍應台在港期間著作 (2012-02-18)
戲劇大師李國修(上) (2012-02-11) (圖)
文化名人面對面:道不盡的悲喜 李國修的戲劇苦旅 (2012-02-11) (圖)
名‧飲食:新年才吃到金蠔 (2012-02-11) (圖)
名‧國際:在香港遇上遨遊天地間的瓷畫家 (2012-02-11) (圖)
文化名人面對面:畢淑敏 文學的白衣天使 (2012-02-04) (圖)
名.飲食:輕輕鬆鬆浸發花膠 (2012-02-04) (圖)
名‧國際:傅高義 看中國現代化總設計師 (2012-02-04) (圖)
文化名人面對面:字如其人 德藝雙馨 澳門書法家連家生 (2012-01-28) (圖)
連家生簡介: (2012-01-2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名人薈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