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發展海洋經濟尤為重要。作為巨大而富饒的資源寶庫和各國利益拓展的新空間,開發利用海洋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要目標之一。海洋經濟發展戰略是我國未來諸多發展戰略中的核心戰略之一,確立和實施好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對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拓新的經濟發展領域,提升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香港是個海洋城市,素有「東方之珠」的美譽,還擁有一個世界聞名且極為繁忙的海港,國際化程度高,可與內地相關省份或地區共同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海洋經濟發展由來已久, 隨著二戰後國際經濟秩序的重新調整,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參與和推動海洋經濟與貿易活動,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空間利用、海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國際組織體系建設逐步完善。近年來,由於海洋開發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進行海洋空間規劃,旨在通過整體規劃協調和規範沿海地區、海洋港口區及相關海域的海陸利益相關者,促進和實現海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海洋經濟」開始成為競爭的重點領域。
因此,應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海洋高技術產業發展,推動海洋經濟從資源依賴型向技術帶動型轉變。同時,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力度,嚴格控制圍填海規模,對不合理開發專案要退填還海,通過強化海域綜合管理和治理為抓手,切實保護健康海洋生態環境。毋庸諱言,以高新科技興海,發展海洋新興戰略性產業,是整個海洋經濟最重要的基礎、最關鍵的環節。香港在海洋生物、海洋環保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科研機構也非常專業。因此,著力提高海洋科研和開發能力,鼓勵內地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工程,以及高校、科研機構與香港聯合研究和合作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可形成戰略合作框架。總之,要把最美好的海洋環境、最富庶的海洋資源、最豐厚的海洋財富,留給未來、留給子孫後代。
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海洋是國際性的「公共資源」,我國也擁有進行開發和利用的權利,應當下大力氣做好開發利用海洋這篇大文章,把海洋作為解決經濟增長、勞動力就業和資源匱乏問題的重要途徑。在開發和利用海洋方面,應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打造海洋優勢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群聚集。
香港作為一個海洋城市,全港有近七百萬人口均依賴沿岸海域作為航運、水上康樂活動、海產養殖等用途,香港沿岸海洋水域也是各類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尤其需要大力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值得關注的是,香港與深圳之間有一個包括深圳灣、大鵬灣和大亞灣等在內的組合港灣,是全世界最具成長性和最值得關注的組合灣區之一,如果能更好地整合及合理利用兩地的海岸線、島嶼、灘塗、海灣、港口、海洋生物和旅遊等海洋資源,就可充分發揮此港灣區整體的和綜合性的資源優勢。
發展海洋新興產業
今後,國家在產業選擇上,優先發展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海洋服務業和海洋油氣業;扶持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和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將海水綜合利用業和海洋環保業作為創新產業來發展。 特別是香港在海洋生物、海洋環保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科研機構也非常專業,兩地的大專院校應加強海洋科研合作。 同時,須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向支柱產業發展,促進海域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毋庸諱言,海洋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眾多職能部門,筆者建議中央成立「海洋經濟建設」領導小組,統一協調開發和利用國家海洋,維護良好的海洋開發秩序。香港與內地的海洋合作還應建立長效化、機制化專門機構,加強香港與內地口岸開放的合作,在基礎設施、岸線資源開發、開放平台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共同建設國際強港。香港回歸祖國後,相鄰的海域現狀,頻繁的經濟交往,必定需要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與內地密切合作,共同保護藍色國土、保持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由於海洋開發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進行海洋空間規劃,「海洋經濟」開始成為競爭的重點領域,圍繞著海洋資源、海洋權益等出現了一些問題。香港是個海洋城市,國際化程度高,具有國際通道的作用,可在香港舉辦類似「南海論壇」等相關論壇,以解決一些國際爭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