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恩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發放最新一期的特首及司局長民望,梁振英的支持度由被揭發僭建時的51.3分,反彈至54分。學者認為僭建事件已淡化,「七一效應」亦不大。事實上,特首民望回升乃意料中事,畢竟市民所關注的並不是特首家裡有沒有僭建,而是新政府是否關注民生。一般市民對於梁振英山頂大宅的僭建問題亦以寬恕的心對待,他們有的是平常心,而不是反對派般「對人嚴、待己寬」之偏執的心。
再說梁振英的僭建問題,本身亦有可供斟酌的地方,正如特首所說,若他早知道自己家裡有僭建,他便不會三番四次邀請傳媒家訪,而我們亦相信,梁振英山頂大宅的僭建問題是無心之失,正所謂「不知者不罪」,梁振英的民望回升正代表市民對其疏忽的真正寬恕。
成熟的市民評價政治人物,每每會聽其言,觀其行,對於僭建問題,特首並沒有嘗試迴避,當發現玻璃棚涉嫌僭建,他火速將它清拆,當部分傳媒質疑他誠信的時候,他亦耐心地一一解答外界向他們提出的問題,並且聘請專業人士勘測大宅,以此好好向市民交待,我們對特首的果斷行動和果敢行為予以肯定。
梁振英民望回升,除了他以積極的態度處理僭建問題之外,亦與他從不放棄與市民接觸,和堅決落實政綱有極大關係,縱使反對派不斷地借其僭建問題而發難,梁振英從沒考慮過退縮,仍然以行動落實他的理念,就算反對派處處狙擊,甚至乎刻意侮辱,梁振英仍然堅持帶一張紙、一支筆、一張摺婣,迎難而上,而他聽了意見之後更不是「聽了便算」,而是有實質行動,正如他說「民生無小事」,他深切明白,市民才是真正的「老闆」,而在官員眼中的所謂「濕碎」小事,對一般市民來說已經是一項大事,從他剛承諾會在各區加設自動電梯和升降機一事,便可見一斑,這些都是不斷探訪市民、了解他們所需而產生的互動反應。
至於「派糖」是否可以爭取民望,相信並不是梁班子的主要考慮,因為「派糖」只屬利民紓困的一小部分,恍如一粒特效藥,只可以暫時減少痛楚,並不能徹底根治問題,真正可以令市民安心和快樂的,就是「打好個底」。對此,我們對梁振英政府充滿信心,梁振英在面對政治壓力的時候,依然沒有忘掉落實政綱,勤於落區拉近與市民的距離,我們更加相信,在風調雨順的時候,梁振英更加不會遺忘這些他認為從政者必須要做的事。梁班子勤政愛民、關注民生,反觀反對派卻只能以政治議題不斷「翻兜」,他們愈是借題發揮、無限上綱,只能突顯自己黔驢技窮、罔顧民生,反而襯托出梁班子作風務實、急市民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