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最近一段時間,在日本國內上演著所謂購買釣魚島的鬧劇。先是日本的極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提出,要以東京都的名義購買釣魚島。緊接著,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提出,要以國家的名義購買釣魚島。實際上,不管是以東京都的名義還是以日本國家的名義購買釣魚島,都涉及到了中日圍繞釣魚島爭端的一個核心問題——釣魚島的主權問題。
日本爭奪釣島有戰略考慮
日本挑起釣魚島爭端究竟是要幹什麼?釣魚島對於日本來說,不僅僅是幾個無人的荒島。釣魚島對於日本來說,實際上包含了重大的經濟和軍事意義。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取得了釣魚島,不僅是取得了這一系列的小島,還涉及到了東海的劃界問題。日方如果取得了釣魚島的主權,那麼它可以在中日關於東海劃界的問題當中,獲得數十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同樣,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將損失數十萬平方公里的海上專屬經濟區。
從日本方面來看,釣魚島也存在著潛在的軍事意義。在日本,長期以來有一個討論,就是關於「一千海里生命線」的問題。按照日方的說法,日本是一個島國,它的物資的出口,能源和原材料的進口,依賴著日本以南的海上交通線。而這個交通線,按照日本的說法,它要延續到1000海里。而釣魚島就處在這個所謂生命線的中間部位。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要爭奪釣魚島的主權,包含著巨大經濟意義和軍事意義。
日本爭奪釣魚島主權,經濟利益和軍事利益是顯而易見的,更深的意義往往是遮在雲霧之中。這就是日本長遠的戰略目標。日本的長遠戰略目標,是要使日本成為所謂的「正常的大國」。也就是說,要取得自己的外交、經濟、政治、軍事、全面的自主權。而在這過程中,面臨著突破一系列所謂「限制」。這種「限制」的原因,和歷史因素相關。具體來說,一個是日本《和平憲法》的制約,屬於國內的制約因素,另外就是國際的制約因素。釣魚島爭端的升溫和這兩個因素都是息息相關的。
從國內因素講,日本要想突破這種限制和制約,要取得國內的民意,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而釣魚島的矛盾一旦爆發,可以在日本形成一種所謂「保衛主權」的民意。要想保衛主權,發展軍事力量,改變以往對軍事力量使用的限制,就成為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美日相互利用
從國際因素講,制約的核心是美國的制約。美國的因素,恰恰就是釣魚島爭端幕後不易被人察覺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看釣魚島爭端的起源,就會發現,美國在這裡發揮著一個重要的作用。
釣魚島爭端的出現,和美國有著重要的關係。在二戰結束的時候,釣魚島是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之後美國把控制權移交給了日本。但是美國並沒有在移交過程中明確表示把主權交給日本。
今天,當美國提出「重返亞太」的時候,如何實現把日本綁到美國的戰車上,美國人有一個很好的設計。既然日本要實現自己的長遠戰略目標,要掙脫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束縛,那美國就引導日本。只要日本在中日之間形成對抗和矛盾的狀況,增加軍力的時候,美國往往就採取默許,甚至支持的態度。就像今天,美國再次把釣魚島劃到日美協防的範疇之內。
而日本也摸透了美國的心理,只要使中日矛盾升級,就有可能向長遠目標邁出一步。而這一步一步的邁進積累起來,就可以越來越接近自己的戰略目標。日本在釣魚島爭端中要達到的目的,不僅僅是現實的經濟利益和潛在的軍事意義,還有一個更大目標就是通過這種爭端,取得邁向長遠國家戰略目標的重要進展。美國所作出的一系列舉動,實際上是和戰略設計完全相一致的。因此,釣魚島爭端的升級,是和日本的目標,和美國的設計相一致的。
釣魚島問題的核心,是中國國家的主權問題,只要涉及到國家主權的問題,分量遠遠要在經濟利益和軍事意義之上。日方採取克制態度,才有利於通過外交、談判的手段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希望日本政界人士能尊重歷史,以中日友好大局為重,創造良好的條件和氛圍,以利於用外交手段來解決釣魚島爭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