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
此次國家航天員訪港的主要目的是,與香港社會各界分享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和國家載人航天事業再攀高峰的喜悅和自豪,普及中國載人航天科技為全人類造福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增進香港同胞對祖國航天事業的了解,推動香港與內地的科技和文化事業發展。國家航天員雖已結束在香港的訪問行程,但卻給港人留下不少啟示。
近日,應香港特區政府的邀請,由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國家航天員以及載人航天各工程系統專家組成的「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代表團」,蒞港進行四天的訪問。這是我國航天英雄的第四次訪港,每次國家太空飛船發射成功,港人都能第一時間邀得航天英雄來港會面,顯示中央對香港的重視。此次代表團訪港期間,與香港大中小學生和婦女界代表會面座談交流,出席了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全港歡迎神舟九號載人航天代表團大匯演」,並為「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航天展」揭幕。
凝聚港人對國家的歸屬感
從1992年國家啟動載人航天工程,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今年6月16日發射的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成功,實現了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重大突破,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領域的又一重大勝利,也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探索利用外太空作出的卓越貢獻。神舟九號的成就,不但展示了國家航天技術的卓越成就,奠定國家的科技地位,同時也顯示了國家的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值得全國同胞和香港市民驕傲和自豪。
據悉,目前國家航天實力全球排名第三,衛星發射次數全球第一,已掌握了載人航天的3大技術,包括天地往返、出艙活動及交會對接。首次參加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國家航天員在太空做了40多種實驗,包括醫學及太空環境下的生理機理研究等,為未來國家建立太空站做準備。此次國家航天英雄訪港,帶給港人強大的精神力量,也凝聚了港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歸屬感。連日來,香港的普通市民、學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都深深體會到,國家發展一日千里,前景無限美好,港人應更加愛國愛港,團結向上,繼續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把香港的事情辦好。
共同推動國家的航天事業
此次國家航天員再度訪港,在香港掀起了新一輪太空熱。代表團還為在香港舉辦的「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航天展」揭幕,展出的展品包括神舟九號飛船返回艙、神舟九號主降落傘等與此次任務相關的珍貴實物等。可以相信,不久的將來,香港市民在國家科技發展方面,會有巨大的參與空間。據透露,國家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立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將來有很多在空間的應用系統科學研究項目在太空做,需要的不僅是熟悉駕駛飛船的航天員,還有能在太空裡做科學實驗的隨船工程師和科學家,可能需要選拔香港科學家。目前,國家航天科研部門與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合作項目正在順利進行,未來更多的香港科研機構和科學家有望參與空間站的研製建設,充分利用空間站的獨特資源開展空間科學的研究實驗,共同推動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代表團」成員都很年輕。直接從事神舟九號飛船研製的900多人中,有近600人是35歲以下青年,平均年齡為34.8歲。在香港期間,神舟九號載人航天代表團還與香港大專生和中小學生進行了交流,回答學生們提出的不少問題。學生們都表示,要學好普通話,增進航天知識,為參與國家航天事業做好準備。可以相信,香港年輕人只要努力裝備自己,鍛煉體魄,培養良好的心理質素,實現航天夢想並不是遙遠的事。
香港社會應提倡「航天精神」
從國家幾代航天人的實踐經驗中概括總結出來的中國航天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於攀登」,這些都集中表現在中國航天員身上。須知,國家航天員團隊在太空承擔對接任務時,對各種偏差都事先做了預案。如果了解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坎坷歷程,特別是國家航天員對待科學、對待自己的使命,那種高度負責任的態度,那種辛勤的付出,就更應學習國家航天員的航天精神,並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中國航天事業前進的步伐穩健,給世界帶來極大的震撼和衝擊,國家發展航天事業,帶來的是基礎科學與高新科技的全面進步,更有與國民生產息息相關的行業發展與壯大。此次「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代表團」蒞港訪問,除了傳遞了中國具有強大的科技基礎的信息,更讓港人感悟到「中國航天精神」。香港應提倡這種「中國航天精神」,並注入新的時代內涵,使之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