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來鴻:九月的鄉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16]     我要評論

 ■文:蒲繼剛

 一個朋友的母親去世三年後,朋友要為他母親立碑。朋友的老家在襄陽市下屬的棗陽市的鄉村。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鄉村。

 一條小河從遠處的山邊流過來,繞著小村莊流淌。村裡的土雞在小河邊的田野裡悠閒地覓食,白鵝在小河中遊蕩,紅紅的柿子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河邊的樹上,勤快的農婦在小河邊洗衣,洗衣棒在衣服上砸得乓、乓直響。從喧囂的鬧市來到這裡,彷彿瞬間穿越了時空,一下子降臨到這裡,時間似乎在這個鄉村停滯,我一下子走進了往日的時光。

 九月,這是九月,這是襄陽鄉村的九月。金黃的稻穗正低垂著沉甸甸的頭顱,早晨10點多鐘的陽光灑在稻穗上,讓稻穗閃爍著一層令人迷醉的金黃,再過幾天,辛勞的農人就要開鐮收割那沉甸甸的稻穗,而現在,它們一排排地站立在土地上顯得那樣驕傲而威武。

 朋友請來了立碑的樂隊,用嗩吶、土笙一路吹吹打打,還不斷放著火炮,驚擾了村莊的寧靜。成群的麻鴨、白鵝撲閃著翅膀,撲向小河……

 他們走到山上,開始立碑去了。我和另外一個朋友留在了山下。這是城市裡尋找不到的景色,秋天似乎就停靠在這裡,在這裡駐足,嬉戲,要把這段美好的時光仔細品位,並把金黃與豐碩的果實留在人間,向人們問好。襄陽的秋天是如此美麗而悠長,我好久沒有到田野上,與自然親近,我想好好去尋找秋天。

 在小河邊的土地上,種著許多蔬菜。秋天的扁豆花開得正艷,白的,紫色的花兒爬滿了竹籬笆,肥厚的豆莢也長滿了籬笆。秋天的絲瓜、苦瓜依然在開著金色的花兒,但他們已經不像夏天那樣熱烈,拚命地生長,秋風已經讓它們放慢了腳步。

 一片片的野草蓋滿了河邊的土地,間或有一叢叢小灌木,上面結滿了紅色的、紫色的漿果,我和朋友索性坐下來,然後躺在草地上,微微閉上眼睛,像一隻蜜蜂一樣嗅著秋天的味道。這鄉村的九月讓人沉醉,它不像春天的田野散發著清新的氣息,而鄉村的九月,到處是成熟的果實,到處是野菊花、蒿草花的芳香,像醇酒一樣濃烈,直灌入你鼻腔、心肺,讓你沉醉,讓你欣喜,讓你想大喊大叫,或高歌一曲。

 而鄉村九月的夜晚,更令人陶醉。

 我想起前幾年的秋天在一個鄉村度過的幾個夜晚。鄉村的夜晚似乎來得很早。有電,也有電視可看。但吃完晚飯後,也就沒多少事可幹了。我走出屋外,看見碩大的月亮從山岡上爬上來,慢慢照亮了夜空。螢火蟲在草地上一閃一閃的,它們飛起來的時候,似乎直接連上了天上的銀河,與星星一起在無垠的天空閃爍。秋收後的土地上飄灑著秸稈和野草的香味。身處鄉村九月的夜晚,就像在銀河裡飄蕩、遨遊,離現代很遠,離遠古和未來很近……

 但今天肯定不能在鄉村裡過夜了,我心中有些遺憾。

 中午在一個小鎮上的飯館吃的飯。那小鎮實在太小,就兩條街,十幾分鐘,就從這頭走到了那頭。但小鎮飯館的東西非常實在,味道也很不錯,上了十幾盤菜,盤子裡的雞、鴨、魚、肉堆得滿滿的,根本吃不完。

 鄉村雖然美麗、質樸,但鄉村依然不富裕。現在,鄉村的人們吃得飽了,也沒有過去那樣辛苦,但他們上學、看病、蓋房子、娶媳婦,生老病死,則需要大把的錢,而這錢卻難以掙到手,家裡如果碰到一個人得大病等事情,那就是整個家庭的滅頂之災……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行走在宮廷的西洋技藝人 (2012-09-16)
來鴻:九月的鄉村 (2012-09-16)
歷史與空間:歷史讓人敬畏 (2012-09-12) (圖)
古今講台:謝謝這一片月光 (2012-09-12)
亦有可聞:新釀刺梨邀一醉 (2012-09-12) (圖)
心靈驛站:秋來採菱 (2012-09-12)
畫中有話 (2012-09-12) (圖)
古典瞬間:可憐王勃被人灌了墨水 (2012-09-12)
歷史與空間:叩訪大師故居 (2012-09-11) (圖)
詩情畫意:時 間 (2012-09-11)
亦有可聞:留得玉甲採碧珠 (2012-09-11)
來鴻:背影如花 (2012-09-11)
詞話詩說:驚 人 (2012-09-11)
歷史與空間:以畫寄意 (2012-09-09) (圖)
熱點時評:家有囍事 (2012-09-09)
文藝天地•浮城誌:狹 路 (2012-09-09) (圖)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致 芯 (2012-09-09)
文藝天地•短載:定向的河流(十四) (2012-09-09)
歷史與空間:秋瑾遇難前後人與事 (2012-09-05) (圖)
古今講台:登高.太平山 (2012-09-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