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最近,《人民日報》曾刊登一大幅諷刺漫畫,諷刺醫院為了創收,經常對病人作一些不必要的輸液和檢查。畫面是一個病人的手臂,居然懸上八條吊針!
年近歲晚,持有醫療保險的病患者,反映「住院難」和「手術難」。原因是內地醫院的醫療保險限額告罄,醫院為了保收,便對醫療保險患者採取推諉政策,使病人到處碰壁。重病住不進院,小病拿不到藥。更有甚者,如果是自費病人,卻是醫院門大開,有錢可進來。
原因是隨著病人的增加,醫保基金不堪重負,許多地方推行了付給醫院的醫保費限額全包制度。當醫保額度用完以後,醫院和醫生為了避免多收病人多賠,就把病人推之門外。
為甚麼會是醫保額度在年終之前提早用完?這就是浪費型醫療的結果。許多人都知道,內地醫院很喜歡為病人作多種並不是完全必要的檢查,也為病人開一些不完全必要的貴價藥品,以這樣的創收來「分紅」。醫保患者未必同意多作這類檢查和吃這麼多貴藥,但既然是醫保包了,又得聽醫生的,只好如此。
如果醫保支付制度沒有和醫生的參與相結合,浪費是必然的。要改變浪費性的醫療為節約性的醫療,便應使醫生在節約費用中增加收入,而不是在浪費中獲益。
但是內地當醫生這個行業,正常的薪金收入比其他的專業為低。歷來都是靠創收分紅和藥廠的回佣增加收入。更不正常的便是收取病患者的「紅包」,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如此行徑使醫療部門市儈化,醫生的「救死扶傷,發揮革命的人道主義」也無從談起。
過去內地已經公開批評「醫學人文的淪落」。但是現代更風聞高中畢業生不願學醫,認為學醫既辛苦又在畢業後從事醫生行業,更受人咒罵,待遇又不是很高。不如學經濟金融等專業,畢業後賺錢更多,更有前途。學業成績優秀的不學醫,這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