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 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剛閉幕,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稱,各國將避免採取競爭性貨幣貶值政策,把匯率交由市場決定,會議看似和諧,實則各懷打算,但卻欠實際行動。不可避免,未來發達國將更力貶匯價,新興國則為求自保加強管制,貨幣戰勢予全球金融經濟增添混亂。
全球均注視G20能否協調並制約各國。今次G20受關注,主因近幾年來,在全球受金融危機衝擊、發達國普遍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不少國家大量印發貨幣,採取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人為令本國貨幣貶值,因而造成市場對各國開展貨幣戰的擔憂。尤其日本近幾個月力推弱日圓以振經濟,令全球貨幣戰如箭在弦。
但是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16日在一份聯合聲明指,儘管各國承諾將會規避貨幣戰,但全球不會陷入「貨幣戰爭」。而且,會議未有就中期赤字和債務削減目標達成一致,只以最小化貨幣溢出效應的承諾為補償,以期減弱一些發達國家寬鬆貨幣政策對新興市場的衝擊。措施明顯欠實招約束,會議聲明更對日本近期的舉措隻字未提。
其實,對G20遏制貨幣戰軟弱無力,市場並不意外。只因表面看,G20中的發達國與新興國享有均等的話語權,但其實會議仍由發達國主導。新興國面對熱錢湧入,貨幣被挾升,高通脹湧現以及資產泡沫被愈跌愈大的窘境,亦只能表達不滿,但難以左右G20的結論。
而恰恰帶頭力壓匯價,從而推動出口、輸出衰退以及通脹的,正是美、歐、日等發達國。
歐英等央行有可能減息
因此可以預期,未來發達國將更有恃無恐競相推動貨幣貶值,例如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在月初的議息會議後表明央行會從物價穩定的角度,觀察歐元升勢。其言論反映假如歐元升勢持續令通脹回落過快,央行未來數月有可能減息。英國央行委員威爾(Martin Weale)在上周末表示,近期英國的經濟陷入停滯,而在過去兩年貶值25%的英鎊並未對出口造成很大的提振,英鎊必須進一步貶值來令英國的經濟達到再平衡。
新興國亦各施手段,以求自保。例如推出貿易保護措施,維護本國出口;又或推出阻熱錢湧入購買本國資產的懲罰性措施;甚或索性將匯價貶值。例如委內瑞拉政府宣佈從上周三開始將貨幣貶值32%,兌美元的固定匯率,從4.3兌一美元,貶為6.3兌一美元。其規劃及財政部長表示,貨幣貶值令出口更具競爭力。
全球正常經貿活動勢受損
全球匯市急劇波動,風險不斷升溫,首當其衝的是全球的經濟復甦步伐。例如經貿生意往往因匯率波動,而令愈趨微薄的邊際利潤被蠶食,從而影響正常的經貿活動。更甚者,則是造成全球金融的混亂。尤其新興國資產價格被流入游資大幅炒高,泡沫一旦爆破,難免釀成新的金融震盪。
可見,發達國為顧眼前利益,掀起貨幣戰以圖振經濟,尤如飲鴆止渴,全球無奈陪嘗苦果。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