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偉
施永遠身為港台員工,儘管與上司在節目方針上有分歧,又或是仕途受挫,升職無望,也不應將港台事件政治化。他與反對派一唱一和要求引用《特權法》調查事件,變相是以立法會來「公審」上司,向管理層施壓,以維護其一貫的偏頗節目立場,然則究竟是誰施加政治壓力?相信社會自有公論。事件再次證明港台確實是一個「獨立王國」,節目的政治立場路線牢牢掌握在部分人身上,老虎屁股摸不得,任何對此質疑者都會遭到圍攻。然而,港台工會及個別人士可以將港台節目討論無限上綱上線,公器私用明目張膽,甚至公然干預高層任命,對於屬意人選不獲升任惱羞成怒,對於這種歪風社會難道還要坐視不理嗎?
港台昨日召開員工大會討論所謂管理及編輯自主受壓事件,會後廣播處長鄧忍光對早前言論令員工感到不舒服而道歉,強調自己沒有政治任務。但署理助理廣播處長施永遠卻指稱自己30多年來未曾受到如此大的政治壓力,他更要求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云云。隨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迅速去信立法會,要求引用《特權法》,她的理據是「港台員工認為鄧處長使用『語言偽術』,未有正面回應員工訴求及疑問」。施永遠與反對派之間的高度默契,確實令人驚訝。而在昨日由他主事的《頭條新聞》中,內容清一色都是攻擊、戲謔鄧忍光的內容。由此可見,其公器私用,肆意將事件政治化已到了明火執仗的地步。
公器私用已到了明火執仗地步
施永遠以怕惹上官非為由而要求立法會引用《特權法》調查,行為令人摸不著頭腦,如果他確實有真憑實據去證明自己的指控,大可理直氣壯地向公眾提出來,倘若證據確鑿有關當局自然會處理,不必擔心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然而,他卻與反對派一唱一和,竟然要求立法會為了一宗港台的內部糾紛,勞師動眾地交由立法會調查,目的顯然是要將事件鬧大,配合反對派在立法會上進行公審,以此向管理層施壓。施永遠身為港台員工,儘管與上司在節目方針上有分歧,又或是仕途受挫,升職無望,也不應將港台事件政治化,並且借反對派向管理層施壓,如此政治化操作,反映施永遠與港台工會一直就打算將節目問題政治解決,然則究竟是誰施加政治壓力?相信社會自有公論。
現時港台工會及部分員工對鄧忍光的指控主要有三點:一是批評他干預編輯自主,對於一些時事節目提出意見;二是指他要在港台執行政治任務,令時事節目製作團隊感到壓力;三是質疑他缺乏專業水平。然而,所謂干預編輯自主說法根本是不值一駁,鄧忍光身兼港台總編輯一職,對於港台所有節目須負上專業上、政治上的責任,他對於節目提出意見,甚至對一些明顯過火的節目「把關」是合情合理,也是他應盡的職責。在任何傳媒機構總編輯的職責都是一樣,難道因為鄧忍光出身自政務官,港台員工就可以將總編輯聊備一格,甚至「升上神枱」而不必理會?
至於所謂執行政治任務的說法,屬於極嚴重的指控,施永遠有責任提出證據,甚至向公務員事務局投訴,但卻不能因為上司與他的看法不同,就指責對方是要執行政治任務,這不但對鄧忍光不公平,更是違反了傳媒客觀求實的精神。最可笑的是港台工會指責鄧忍光缺乏專業水平,原來,在他們心目中與施永遠等看法一致的就是專業,不認同其節目方針就是專業有問題,暴露出一些港台員工妄自尊大的心理。而且由施永遠負責的港台時事節目,如《議事論事》、《頭條新聞》等向被社會批評為立場偏頗,節目政治掛帥,嚴重違反港台守則,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專業水平?事實上,港台工會作出的三大指控,都是捕風捉影,說穿了就是不滿鄧忍光對一些節目作出的評論,於是借題發揮,將事件鬧大,並且配合反對派在立法會的施壓,藉此令處長將來不敢再對其節目方針置喙,加上不排除有個別人士因仕途受挫而還以顏色,這些才是港台風波的真正原因。
肆意政治化 港台猶如「獨立王國」
如果一個處長就節目發表一些不同意見,就被工會與部分員工批評為執行政治任務,指這是「30多年來未曾受到如此大的政治壓力」,這說明他們早視港台為他們的「獨立王國」,不容他人插手。然而,這樣符合港台的條例嗎?符合社會利益嗎?答案明顯是否定的。港台用公帑營運,製作人必須嚴格遵守《節目製作人員守則》,保障節目「必須以公正不偏的態度處理」。但根據過去無數的事例,不少港台節目明顯是偏袒個別的政治勢力,在節目立場、主持的言論、邀請的嘉賓上都達不到公平和客觀的標準。作為港台總編輯的廣播處長,對此自然是責無旁貸,有權有責去確保港台節目客觀中立,否則他就是失職。
然而,現在他不過是就《頭條新聞》擬用希特勒作角色,並且在《城市論壇》對未克出席的嘉賓擺放空婣,作出了一些評論,甚至連批評都說不上,竟然引發如潮般的反彈,施永遠甚至要在立法會「公審」上司,這再次證明港台確實是一個「獨立王國」,節目的政治立場路線牢牢掌握在部分人身上,老虎屁股摸不得,任何對此質疑者都會遭到反擊,這些事例已是屢見不鮮。然而,一個港台工會可以將本屬節目的討論無限上綱上線,公器私用明目張膽,甚至公然干預高層任命,對於屬意人選不獲晉升而惱羞成怒,對於這些歪風社會難道還要坐視不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