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 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外資再借「硬著陸」論看淡港股及A股。市場除了憂慮內地貨幣政策緊縮外,更憂慮內地增長放緩,甚至硬著陸。摩根大通早前更因此發表報告,建議造空四大內地國有銀行。其實,股市一時起跌,很多時候與市場一時的資金面變化有很大的關係。
美﹑歐﹑日股市近日屢創新高,而中國A股指數則由2個月前的近期高位回落了4.6%,同期港股恒指則回落了7.4%。
美﹑歐﹑日股市上升有其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美﹑歐﹑日寬鬆的貨幣政策預期提振市場。美聯儲主席及副主席捍衛QE3的表態無疑給市場注入定心丸,美聯儲前天公佈的會議聲明沒有任何提前結束寬鬆政策的跡象,未來更進一步強化對美聯儲政策連續性的預期。而歐洲、日本早前亦作了繼續寬鬆的表示。
在這情況下,全球風險偏好繼續上升,資金加速流入股市,特別是美國、日本市場。資料顯示:從3月7至13日:流入全球股市的資金環比增加98.4%至141.7億美元,流入全球債市的資金環比下降32.7%至30.4億美元。
究竟銀行家們如何看待內地的經濟及銀行業?人民銀行19日公佈的2013年第一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68.9%的銀行家認為宏觀經濟「正常」,較上季上升19.4個百分點。對下季度,75.6%的銀行家預期宏觀經濟「正常」。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為72.2%,較上季上升17.2個百分點。報告稱,銀行業景氣指數為79.8%,較上季上升0.7百分點。此外,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77.4%,較上季上升6.3個百分點。
昨天公佈的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顯示,本月預覽值為51.7點,較上月升1.3點,數字雖然仍低於一月份的52.3點水準,但反映製造業正在擴張。其中,企業產出及新出口訂單均加速擴張,產出指數初值為52.8點,升2點,是兩個月以來最高。新業務與生產較快增長,帶動採購經理指數反彈,反映內地經濟保持溫和復甦勢頭。
A股及港股表現弱於全球主要市場,我們早於本月8日在本欄題為「美股攀高,投資風險偏好蔓延」一文已指出,「主因是:一﹑美歐日均明確表示將會繼續量寬措施,而人民銀行則於上月19日進行八個月來的第一次正回購,結束了長達7個多月的逆回購操作;二、內地及本港推出了壓抑房地產升勢的措施,政策面不利內地和本港地產市場,地產股下跌加大了股市下跌的幅度。」
顯然,A股及港股下跌,是政策回歸中性,與市場一時的資金面變化有關。現在,人行通過正回購操作收緊多餘的流動性已成為常態,本周二進行了39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昨天再進行了480億元28天期的正回購操作。 與上一周相比,本周人行正回購操作力度有所加大。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