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筆者介紹從題目(title),次題目(subtitle)中取得線索,讓同學更清楚文意,從而節省閱讀的時間。從高考(A level)的Use of English到DSE Paper 1 Reading閱讀卷,筆者教過的同學都知道「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考的是「理解」,即「whether you can comprehend or understand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or what the writer is trying to convey」。但坊間教的「先看題目,後看文章」的方法只會令同學在未清楚文章大意下,胡亂從文章的某些段落中找答案。
不少學生告訴筆者,為了「節省」時間,學生會一邊看題一邊看文。有些同學更會非常「exam-oriented」地先看所有問題,再看文章作答。這些方法或許可令學生心安,甚至認為節省時間。但實際上,可以從這些approaches取得高分的同學卻鳳毛麟角。從多年教學閱讀理解的經驗中,筆者認為要做好閱讀卻是需要跟從一些步驟。而最適合學生使用的方法如下:
1.仔細閱讀首兩段
同學常問Miss Ma,為甚麼要仔細閱讀文章的首兩段?筆者的回應是:你們不但要仔細地閱讀文章的首兩段,更要細讀每一個字,以確保自己明白這兩段的每一個字。在一篇文章中,作者通常會在文章首段表明主題,亦會在該段寫出自己對該主題的看法,甚至立場。同學們或會認為只看文章的第一段已經足夠。但是其實多看一段不但可以進一步確定作者對主題的態度和立場,更可以對文章的主題有進一步的了解。所以仔細閱讀首兩段是做閱讀理解最重要的一步。只要你知悉作者的立場,你基本上可以立即取得幾條問題的分數。此外,你會容易明白之後的段落,亦會容易回答general問題。雖然考試時,同學都不想花時間細讀文章,但要取得好的分數以及真正理解文章,細讀文章的首兩段是必須的。
2.問題繁多應分組讀
有同學曾向筆者說道,他會一次過讀畢所有問題,然後才返回第一條問題作答。他認為,可以令他跳過沒關係的段落或文字,「省」回了不少時間。可是,但筆者問他:「你看完所有問題後,究竟記得多少道題目呢?」他支吾以對。其實僅是Section A的題目就有4頁之多,而Section B2的題目更長達8頁。若看了這麼多題目才作答,同學當然不會記得較早前閱讀過的題目。所以,只要同學了解文章主旨,就可開始作答頭幾條題目,而之後的題目,同學可以以每兩三條一組去看。另外,問題通常都以段落作為單位,因此每次讀一個段落的問題是一個聰明的做法。另外,當同學閱畢關於keywords和underline的問題後,要記得這幾條題目的keywords,然後再從文章中找線索就事半功倍。
3.遇keywords要細讀文章
看完一組題目後就可以返回文章,從之前停頓的地方繼續閱讀。不過這次就不用和剛開始一樣細讀。只要用正常的閱讀速度(use the normal reading speed)即可。不過,遇到和題目有關的keywords時,要認真細讀。若然題目和整段文字有關,同學就不能偷懶,一定要閱讀整段文字才作答。
由於篇幅有限,筆者先向大家介紹閱讀理解6步驟中的前3步,至於後3步,筆者將於下期分享,敬請留意。 ■馬漪楠 培正中學英文科副主任
作者簡介: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2009/2010),與岑皓軒合著暢銷書《Slang:屎爛英語1&2》。
逢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