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琦
在乾貨行看到一種用玻璃紙精心包裝的海產,呈圓薄餅狀,起初以為是紫菜,可是看色澤又不像。出於好奇,走近拿起一看,啊!竟然是海帶,切成一絲絲的,乾燥後壓緊壓實,就成了調理方便的速食海帶。拿回家用水一泡,略事烹調,即可食用,是為了方便上班族而製出的簡速食品。
之前一直留存在我印象裡的海帶,是絞成拳頭大小的一捆,顏色灰撲撲的,上面滿是析出的鹽粒和白霜,像是一根髒兮兮的舊抹布纏繞在一起。過去的國營雜貨店售賣海帶,都是隨便找一個大竹筐,把海帶堆放在筐裡,置於櫃枱前任人挑選。顧客一踏進店門,就會聞到一股由海帶散發出的濃濃海腥味。很多人一買就是好幾捆,懸掛在家裡牆壁的釘子上,任其散味,反正放多長時間也不會壞。到了要吃的時候,就割下一截,泡放在盆裡。原本乾澀皺硬的海帶,一經水的滋潤,就變得柔軟肥厚起來,摸起來黏黏滑滑的,像是一塊抹了油的膠皮,邊緣也恢復到了原來的波浪狀,會讓人聯想到這片藻葉之前於海水中舞動的身姿,那種翩然的柔媚。
海帶的吃法很多,不同的人有著自己中意的菜式。男人多喜歡涼拌海帶,是將海帶切絲,用沸水焯熟,再拍兩顆生蒜,和著陳醋和醬油一拌,然後澆上紅彤彤的辣椒油,就是一盤涼拌妙品。大熱天下班回來,胃口不佳,就著這樣一盤清爽小菜,呷兩口小酒,是一份難得的自在清福。海帶大多是家裡常備的,製作起來也十分簡單,所費又不多,所以在過去,涼拌海帶是男人們夏日裡最為淡泊的家常下酒菜。
小孩子最喜歡的吃法,是用海帶煮糖水。把綠豆洗淨,加水煮至殼開豆爛,把海帶絲添放進去,加上紅糖以小火煨至稠黏,晾冷,就是消暑的甜品了。以往,只有小康人家煮的是純綠豆沙,家境稍差的,會多添一把米進去,煮成綠豆粥。但不管哪一種,都會添放海帶以豐富口味。暑假的時候,小孩子跟著同伴滿世界亂跑,渾身大汗地回到家,喝一碗海帶綠豆沙,是會感到非常愜意的。那種家的幸福感,就是知道總會有一鍋清甜香滑的海帶糖水在等待著你。
主婦則多喜歡用海帶來燉湯。把排骨或肘子焯過水後,加上冬瓜、海帶一起燉。當一大碗海帶排骨湯被端到餐桌上,那種素雅的色彩搭配,就令人很有食慾。被燉得軟爛的海帶,吃在嘴裡依舊滑滑的,有一種特殊的韌脆質感。色澤清瑩的湯水,喝起來清爽鮮甜,即使每天喝,想必也不會有人厭煩。
在我們凡俗的人生當中,能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的,往往並不是鮑魚、海參這一類的珍奇異食,而是一些並不起眼的家常小菜。比如冬日裡的一碗海帶排骨湯,夏天的一碟涼拌海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