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舒婷送給我的《舒婷文集.舒婷詩》的壓卷篇,是《最後的輓歌》。
《最後的輓歌》是舒婷唯一長達三百八十九行的長詩,工程浩大,表達的意象繁富,但在評論界反應卻出奇的冷淡,令人困惑。
這首詩是一九七九年,她作為德國柏林大學駐校作家期間寫的。
舒婷在柏林大學呆了一年。這一年相信讓她更多地涉獵外國作家的作品,特別是西方詩人的詩,所以這首詩,是以現代手法來呈現的。
這首詩是富有哲理性的,需要反覆細讀,且擇開首二段——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
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六節
第一章
眺望
掏空了眼眶
剩下眺望的姿勢
鈣化在
最後的輓歌裡
飛魚
繼續成群結隊衝浪
把最低限度的重
用輕盈來表現
它們的鰭
擦燃不同凡響的
磷光
這首詩想像力十分豐富,有點像律詩,如「眺望」與「飛魚」,意象都有點玄虛,玄虛中卻孕育深刻的思想,這需要讀者去推敲。
這首詩除了讓人思考,也有反諷,特別是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生存狀態乖離的解讀,時空交錯,充滿現代意念,且看這首詩第七章最末的五段——
昨天義無反顧暴殄天物
今天面臨語言饑荒
眼睛耳朵分別拆散零件
裝置錯位
唯心跳正常
夾雜些金屬之聲
只要再翻過這座山
其實山那邊什麼也沒有
如果最後一塊石頭
還未蓋滿手印
如果內心
有足夠的安靜
這個禮拜天開始上路
我在慢慢接近
雖然能見度很低
此事與任何人無關
這首詩共分七章,可視為舒婷在柏林一年的觀察和沉思。
舒婷從關心民族、家國的眼光,移眸到異域,探討宇宙、時間和空間的關係,明暗、表裡、孤立與連聯、現實與想像,詩行中,閃泛著智慧之光。
舒婷在創作上是很有點冒險精神,上述這首詩是在創作技巧的自我突破,可作如是觀。
舒婷的詩歌創作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一年的所謂朦朧詩時期;
第二階段是擱筆三年後的哲理詩時期;
第三階段是表現手法突破時期,以《最後的輓歌》為代表。
《最後的輓歌》是一首野心很大的詩,不是靠一篇短文可以概括,還得用心去發掘、深探。
舒婷心力交瘁寫完了《最後的輓歌》,曾表示這也是她詩歌創作的休止符,她說寫完這首詩,她要專心寫散文了。(《說舒婷》之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