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描述課外活動時,不妨採用鳳頭、豬肚和豹尾這三招。 資料圖片
筆者所見,近年新高中中文科卷二寫作卷題型多變,考生往往束手無策。無他,考評局常推陳出新,出題時常糅合不同元素,此舉無非為了避免考生揣測題目,希望通過題型多元考核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認同,與此同時,也積極溯本求源,教學反璞歸真。以寫作能力為宗旨,輔以題型訓練,務求令學生具備真本事,如此,則何懼考場風雲色變?
是次講解記敘抒情能力為主的文體。「記敘為手段,抒情為目的。」便是對此類文體的最佳描述。當傳統記敘抒情文體,加入文學與文化元素,考生頓感難以掌握。有見及此,是文將為大家剖析重要的答題技巧。
「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元人喬吉認為創作樂府應遵此六字。事實上,考試作文亦應如此。「大概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在首尾貫穿,意思清新」《南村輟耕錄》,此解釋實在最為恰當。故此,面對此類文體,要訣有三。筆者將於下文分別說明。
2013卷二有一題「經歷體會題」,加入「文化」元素而成,現以模擬試題為例,加以說明:
「一次活動經歷,令我在愚昧中驚醒,悟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人生道理。」根據上述內容,試就個人經歷與體會,作文一篇。
要訣一:審題精準 立意高遠
面對此題目,須分析之關鍵字詞有四。1.「一次活動經歷」即要求考生運用記敘能力,以「一次」為限,交待事件的起承轉合。2.「令我在愚昧中驚醒」要求考生處理題目時務必作前後對比,即悟出道理之後作今昔人生觀、價值觀的比較。3.「悟出『×××』這人生道理。」即要求考生圍繞此「文化元素」設計事件,配合主題,反思人生。4.「經歷與體會」指明文章比例應平均分配為「事景/情理」兩部分。立意方面,考生宜審慎擬訂「活動」性質,究竟是校內活動、學界活動抑或是全港性活動,層次自是不同。高遠與否,除關乎活動性質之外,關鍵在於活動的意義何在,為私與為公、個人與群眾、公益與私利等義利之辨,意義自是有天壤之別。
要訣二:布局謀篇 層次分明
面對此類題型。布局其實簡單不過。運用敘事技巧即可,「起承轉合」分作四段便是上佳結構。簡言之,以事件之「開端」、「發展」、「高潮」與「結局」作四段,作為文章主要內容,加上首尾兩段,湊成六段,便成層次分明的結構。注意,此題最重要的情節,應在「高潮」與「結局」位置,前者務必點明「悟」出道理之心路歷程,後者務必加以發揮,反思人生,作前後對比。
要訣三:首尾呼應 餘音嫋嫋
文章首段之功能,除為引起讀者之閱讀興趣外,更重要的是為了扣題與引入。扣題即回應題目要求,讓閱卷讀者一目了然。引入方面,雖然形式多樣,惟須配合題目要求,切密隨意。以此題為例,題目所限,必以「倒敘」引入。
文書首段須似「鳳頭」,具吸引力,建議用「比喻引入法」、「觸景生情法」與「起興引入法」引入,增加文章可讀性。文書尾段必須「呼應」首段,另外,內容宜似「豹尾」,令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建議加入對人生的省思與展望兩大元素。使文章情理兼備,扣題之餘更可使文章餘音嫋嫋。諸如引用陶淵明的名句:「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配以一己省思,展現胸襟學養。
如此,要取5**?有何難哉! ■謝旭博士
作者簡介:哲學博士、文學碩士、專欄作家、大學講師、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熟悉公開試出題模式及評分準則。任教中國語文科及通識教育科。
逢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