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導演徐克
■文:朗天
相傳很多年前,王晶主持編劇班,第一堂的第一句話便是:「世界上沒有好劇本壞劇本,只有賣到錢和賣不到錢的劇本。」
最近又有北上搵食的香港電影人回來表示,內地愈來愈看不起香港電影,香港女演員一早沒地位,連男演員也逐漸失去優勢;至於導演,只有徐克、陳可辛這幾位還可被看得上眼。一句話:能替公司賺錢的,才有發言權。曾有內地觀眾對我說:「跟你們香港人當然講金啦,難道要求你們拍出甚麼藝術電影嗎?」(大意)
電影當然是一門生意,但從來不止是一門生意。香港人很看重錢,華語電影最早的發展是在上海,但1949年後你說是香港繼承了也不為過。有人說香港繼承的只是工業,不是文化。是耶非耶?
料不到的倒是,改革開放之後,內地電影市場一打開,比香港拜金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往單從票房論成敗的現實以至勢利觀念,回到內地,竟已上升到目空一切的地步。
內地「影評人」收酬勞為影片造勢,已是公開的秘密。一切都是宣傳,輿論可以控制,你當然可以評某賣座片為「爛片」,但那只會歸為某些人的意見,和讚好的(不排除製造出來)具同等地位,最後評價成敗仍以數量定奪。這在曾經高舉《黃土地》、《紅高粱》、《鬼子來了》的國度,當年的人真的很難想像。
就像1995年《蘋果日報》創刊,我們拿著報紙到巴黎,那裡的台灣朋友笑說:「這怎麼算是新聞?你們香港人便愛看這些?」八年後,蘋果登陸寶島,台灣讀者比香港更「蘋果化」,更無「免疫力」。面對此,我們可以說些甚麼?資本主義長勝?低俗文化萬歲?
不。其實量壓倒質的情況自有商業活動以來便存在,避免劣幣驅逐良幣,除了文化底子要厚,個人信念也是關鍵。即使乏人關顧,循藝術之路製作及評論電影的心意也不應動搖,堅持到底。拍電影,便要好好拍電影,不要只想著用來交易,這便是人們常說的專業精神。
如果連香港人也不講專業,那才真是「電影之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