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我與習仲勳,有三面之緣。從廣州、北京到深圳。
第一次會面,是一九七八年習氏前來主政粵省之際。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派來兩位大員前來廣東。習仲勳擔任廣東省委書記,楊尚昆擔任廣州市委書記,為廣東的改革開放打前站。
習仲勳為了解港澳情況,請時任全國人大代表和廣東人大代表中的港澳成員座談。我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應邀參加。
我在會議上發言,提出兩點意見:一是內地過去過分強調港澳是帝修反的集中地,以階級鬥爭為綱,認為港澳是祖國邊沿的毒瘤,是消極因素,有港澳關係的,成為內地同胞揮之不去的污點。其實,港澳同胞大部分是愛國的,是積極因素。
二是對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廣東同胞偷渡來港的逃亡潮,是經濟因素而不是政治原因,逃港的不應認為是叛國。廣東只要搞好邊境的經濟建設,內地人自然不會再偷渡來港。
第二次是在北京舉行的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當年他被補選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他又到廣東省人大代表團上來聽會,當年港澳代表仍歸屬廣東省。在會上,他對我在廣州的那次會議上的長篇發言留有印象,見面時向我示意和握手。
在若干代表發言以後,他竟指著我說,讓這位「年輕」的代表發言吧。其實那時候我已五十四歲,並不年輕,也許在這些老革命的眼中,我們這些五十來歲的,也算是年輕的一員吧。
我在發言中,仍然重複了說明港澳地區在全國的改革開放中的積極作用,指出可以通過港澳了解國際中最新的科技和經濟知識,是一個重要的窗口。同時希望妥善處理港澳同胞在文革中被錯誤處理的若干問題。
最後一次見面,是在深圳的牙科醫院裡。我與該院院長稔熟,有一次到牙科醫院診病,院長說,習仲勳老也在此治病,並把我引到習老的診室。我與習老打了一個招呼,並沒有多所交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