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不剩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朵 拉

 9月遊走中國內地,無論走到哪個城市,哪個餐廳,他們似乎相約,都在牆上貼著標語和圖畫「不浪費,不剩菜,要節約,吃不完,帶著走」。除提醒點菜的人別點過頭了,餐廳還鼓勵將吃不完的菜餚打包帶走。

 20年前初次走進內地,當地朋友請客,餐點之豐富和多樣,不只叫人大開眼界,還應該以瞠目結舌來形容。對著滿桌子的多種湯,多種肉,多種魚,還有當地特色菜,各類蔬菜、另加麵條、米飯、餃子、包子、餅子各種主食和水果。量之大,樣之多,叫我在這裡不得不一再重複:打從開始的冷菜,繼續來熱菜,加湯水,再加麵食,再加甜點,數不清多少樣,遠方的客人報以目瞪口呆。

 那個時候我們這裡請客,一般也就是四菜一湯,重要客人最多再加一兩樣,招待的頂高級別,來個八道菜包括甜品,已經叫豐富又充裕。見識不廣的人被中國人請客,心裡沒有數,但吃了四五樣,覺得肚子已經飽脹,其他的再來,最多也只是筷子沾一下,結果,看著菜餚一盤一盤疊高,最後幾乎沒有人動筷子,大家都沒法再吃了,菜不但沒撤下,且還在繼續上。

 這樣的景觀固然讓人感受到主人的無比熱情和盛情,可是,習慣節約的外國來客,感覺實在太浪費了。

 朋友提起他到德國吃飯,才點兩道菜,再點第三樣,餐廳老闆不允許,告訴他,吃完了再點,還順便「教訓」他不得浪費,提醒他食物也是世界資源,浪費是一種罪惡。朋友不明白的是,為何德國人不懂得賺錢?「點了菜,吃不完,是我付錢呀,他根本不必理會,就管賺錢好了。」朋友是敲不醒的木魚,我也沒有辦法了。餐廳老闆明明白白告訴他,世界資源不是屬於他一個人的,應該存有共享的心理而不是極盡豪奢地浪費。

 社會越繁榮,人們越富有,從前的打包剩菜時光已經完全成為過去。記得小時候,不論城裡鄉下,宴會時總有人把吃不完的菜打包回家,隔日切點鹹菜、大芥菜,再把剩菜倒下,加幾根辣椒乾,檳城人的俗語叫「菜尾」。「菜尾」聽起來很不像樣,但吃起來味道卻比「原來的菜頭」(燒雞烤鴨鹹豬肉)還更可口。曾在霹靂州一個叫實在遠的小城住過,那裡多是福州人,第一次參加婚宴,大開了眼界。上菜時連帶放幾個塑料袋在桌上,異鄉人好奇,那是做什麼用的?打包剩菜。一個當地人回答。這真是好的習慣。那人還當指導老師,你帶回家,隔天加點青菜什麼的,煮一鍋,下粥很好吃。這和從前的檳城同樣的做法。

 一直記得一道食譜,名字就叫「打包年菜」。作者是台灣華人,她發現在農曆年期間,家家戶戶過了除夕,都在為剩菜煩惱。因為中國的傳統習俗,除夕的菜不許「光盤」,留菜意思是希望明年仍有豐盛的收穫,豐富的食物。因此她建議,如是早餐時間,把剩下的雞肉撕成絲,再切幾片青瓜,當成麵包的餡,就變成三文治或漢堡包了;午餐就處理剩餘的烤鴨,加入冬粉青蔥,烤鴨味道變得不那麼鹹,冬粉則吸收烤鴨的香味,青蔥可以讓這道菜有新鮮的清香味。晚餐可將沒吃完的豬肉切小塊,再把荷蘭薯也切小塊,先把荷蘭薯炸一下,加進咖喱料,不加椰奶,添入牛奶對身體較好,這會兒變出一道咖喱豬肉。特別記得這三道菜,因為家裡過節,雞肉、鴨肉和豬肉,大都吃不完。餐桌受到青睞的主角都是青菜。

 剩菜如是自家人吃的,大家可以放心接著吃,自從好時光在單純的社會逐漸飛逝之後,現在已沒人敢再把剩菜帶回家。「這時代,那麼多傳染病,同桌的人多不熟悉,誰知道他什麼病嘛!」這話不無道理,為了健康,還是不要把別人的剩菜帶走的好。

 倘若不想剩菜,那在開始點菜時應有所計算,中國人對朋友盛情十足,有友人到訪,恨不得把最好的食物拿出來款待,這個我們明白,考慮到吃不完又不帶走的話,那還是盡可能少叫點菜,在推廣人人都成為「光盤族」的年代,大家也不會見怪。

 有人確實不愛打包剩菜回家,那麼,是否考慮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光盤?

 3月我在廈門,接受當地愛畫的小友阿順招待。這年輕企業家對朋友的熱情沒有話說。晚飯時間,主人和客人持相反意見,我說兩道菜就好,最多三道。他不許,說鄉下人請飯,要客人吃好吃飽,一直到吃不下為止,光盤是不禮貌的行為。我拿他沒辦法,只好邊吃邊灌輸他新思想,要他不浪費食物,希望他下一餐不多叫,他光搖頭。餐後,我對著一桌子美味佳餚皺眉,他卻毫不擔憂,一再確認我們真吃飽了,就叫餐廳工作人員,拿來兩個飯盒,他把菜都裝起來,再叫一個大的米飯,然後說,你們看外頭那個老漢。

 只顧埋頭享用廈門菜,竟沒注意就在玻璃窗外,泊車的地方,一個流浪老漢在看著我們吃飯。這時見阿順走到外頭,把飯盒遞給衣服襤褸的老漢,夜色中,燈彩光影裡,皺紋滿臉的老漢是流汗還是流了淚?

 隔天中午他載我們到山上一個小廟旁吃土家菜,土雞土魚土菜,以前住鄉下時不覺得怎麼樣,現在卻最流行。阿順大笑起來。他是個胸懷寬寬的年輕小伙子,三十歲上下,如不認識,絕不知道他的生意做得那麼成功。坐在老樹下的石凳石椅,我一邊阻止,他根本不理,來了整整十樣菜。是這兒所有的特色菜了。這裡沒有玻璃,沒有門,也沒有老漢,滿桌子疊高的菜餚,如何是好?

 吃飽了?自己吃得不多的阿順問清楚,叫店家拿來飯盒,裝了兩盒的飯菜,他跑下樓梯朝廟宇方向走去。等他回來,自己先說,剛才開車上來,已經注意廟宇門口有兩個老乞丐。回去的路上,果然見到兩個老乞丐捧著飯盒在吃飯。

 自認受教育不多,沒學問,不懂事,比不上人的阿順,堅決不剩菜。豪邁直爽,惜福且具有同情心的阿順說喜歡我的圖畫,邀請我到廈門叫我老師,我到廈門發現,他才是我的老師。 ■網上圖片

相關新聞
百家廊:不剩菜 (2013-10-21) (圖)
琴台客聚:民主與風水的局限 (2013-10-21)
翠袖乾坤:令港人蒙羞的欺凌 (2013-10-21)
跳出框框:貴族莊園 (2013-10-21)
豆棚閒話:秋末晚菘 (2013-10-21)
思旋天地:從容應對 以民為本 (2013-10-21)
網人網事:消失的重生 (2013-10-21)
百家廊:人生遺夢 (2013-10-18) (圖)
琴台客聚:孟若,孟若,其意若何? (2013-10-18)
翠袖乾坤:夢寶盒 (2013-10-18)
古今談:西方草藥治氣管敏感 (2013-10-18)
生活語絲:故宮 (2013-10-18)
演藝蝶影:女性主義始祖美狄亞 (2013-10-18)
此山中:塵世之美 (2013-10-18)
百家廊:越劇:水袖輕甩了一百年 (2013-10-17) (圖)
琴台客聚:要做人上人 (2013-10-17)
翠袖乾坤:小說豈能以長短分優劣 (2013-10-17)
海闊天空:「不一般的旅程」 (2013-10-17)
杜亦有道:鄧麗君六十冥壽永不忘 (2013-10-17)
隨想國:癡 呆 (2013-10-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