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樹是磐安的底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磐安。 網上圖片

王 珍

 與草木共享陽光雨露,與宇宙萬物同生共息,人類和所有的生物相安無事,和平共處。這不是在練瑜伽,也不僅僅是一種理想,而是磐安人真實的生活方式。他們愛綠護綠,心如磐石,他們心平氣和地在山青青水碧碧的綠色空間裡安居樂業。這就是於2013年8月16-17日在參加浙江作家「相聚磐安」采風活動後,我對磐安這個名字的理解。

 曾經,有一位村民獵殺了一頭正在田野裡糟蹋莊稼的野豬。神奇的是這頭垂死的野豬掙扎着跑回牠自己的美麗家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才倒下。保護區和村莊這一界之隔完全顛覆了事件的性質,本來因為民除害而應該受到嘉獎的村民卻因違反了相關的法規而受了罰。

 一路上,聽着陪同我們一行的磐安縣大盤山管理局局長楊碧煙講着有點傳奇的故事,唏噓不已。這種聽着有點鬱悶的事件,只要涉及生態保護,絕對是法大於情理,沒得商量。磐安人早已經習慣於這樣的裁決方式——寧願讓人吃虧受委屈,也要讓保護區內動植物的權益得到保障。

 中國古代生態倫理文明中具有萬物平等的價值觀似乎在磐安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磐安人並沒有瘋狂地佔山佔地,而是把山清水秀的一部分讓給別的生靈。他們專門闢出45.58平方公里的地盤,讓野生藥用植物和珍稀動物們安家繁衍。善良無私的磐安人在海拔1245米的大盤山上,在特殊的氣候和環境條件中,為珍稀動植物打造了一個宜居之所,這是磐安奉獻給我國的迄今唯一的一個以野生藥用植物資源作為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每一株草、每一棵樹、每一種生靈都受到人們的悉心款待,甚至是樹上落下來的一片葉子,你也不可以隨意撿拾帶回家,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葉落歸根。

 事實上,並非只是保護區內才是動植物們的天堂,磐安的安文鎮花溪村、新渥鎮宅口村、冷水鎮虯里村、盤峰鄉櫸溪村、玉山鎮馬塘村等11個綠化示範村都在「浙江省森林村莊」的名單中。可以說,樹是磐安的底色。

 在磐安的日子裡,不管是在山上、溪邊、田野、路旁,還是在村莊裡,常常會邂逅一棵又一棵的參天古樹,紅豆杉、古松、香榧、楓香等,用千百年的年輪證明着山裡人悠久以來的生態保護意識,每一棵古樹前都立着寫有樹名、樹齡的保護牌子,人們修路造屋都會小心翼翼地繞道而行給古樹讓出生長空間,就像我們平時坐公交車給年長的人讓個座一樣。

 在聽說磐安有多條古道後,我們一行中喜歡登山者腳癢癢,但卻又怕被夏日的驕陽曬成人肉乾。但陪同我們采風的當地作協主席吳警兵告訴我們,古道上種有許多樹,叫「寡婦林」。因為從前人們的油鹽與日用商品都通過古道肩挑手提而來,本地產的茶葉與中藥材也是通過古道靠人工挑出去的。傳說有一年大旱,一個靠販鹽為生的男人在擔鹽回來途中,又餓又累,又趕上赤日炎炎,無處躲蔭涼,就中暑死了。妻子在悲痛之餘,就在古道旁植樹。若干年後,樹成林,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我無法考證這個傳說是不是確有其事,也沒能夠親眼看到那片林子,但我真的很為這個傳說感動:那位妻子居然沒有遷怒詛咒這該死的貧瘠之地,也沒有想方設法逃離,而是沒有怨、沒有恨地加倍呵護這方水土,給大地披上了美麗的綠衣。我堅信「寡婦林」是一個善良、溫馨、充滿了無私愛情的名字。

 在一間光線有點暗的土屋裡,一位清瘦、和善的老太太衝着鏡頭微微地笑着,身上靛藍的布褂非常乾淨。這是杭州市作協主席嵇亦工在櫸溪村拍下的照片。他很興奮地通過手機把照片發到微信上,取名為:20年後的王珍。

 我是真心喜歡。儘管同去的女友替我抱不平:就算是20年後,也不至於就老成這樣。但我倒是並不計較自己是不是會變得這麼蒼老,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夠歸於如此平靜、健康的生活狀態。

 在磐安,無論是我們走過的十八渦、花溪、百杖潭、玉山古茶場等自然風光景區,還是廷潭崗村、烏石村、橫路村、櫸溪村等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和古民居保護村,無不是四周群山環繞,山川秀麗,環境幽雅的。若是能在這樣遠離紅塵的淨土裡平靜地生活、老去,這絕對是對我的一種祝福!

 是啊,這裡的水是如此的澄清明澈,甚至有一條溪直接就叫澄溪。溪中魚蝦悠悠,水聲潺潺。幾乎每一條河道的水質都常年達到國家一類標準,隨地掬一捧水喝,甜美都勝過任何礦泉水。自古以來,在當地就一直流傳着「大盤山脈連九州(指杭州、蘇州、湖州、婺州等),水系通天台、仙居、縉雲、永康、東陽等五縣(市)」之說,大盤山是浙江省錢塘江、甌江、靈江、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發源地。

 因為地廣人稀,森林茂密,所以磐安的空氣也是那樣的清新,沒有渾濁的人氣,也很少汽車的尾氣。雖然依舊是驕陽似火的氣候,但和走在城市馬路上的感受完全不同。不管是在溪邊、山上還是在村舍、田頭,總能感覺到迎面吹來涼爽的風,風中有草木清新的氣息、有山泉水的溫潤甜美、有抽穗的稻花淡淡香。

 生活在這方好山好水中的人也是心靈善良純淨的。人心的不設防,就像家家戶戶敞開的家和院子的門。隨便走進一家農戶,坐下來歇歇腿腳、討口水喝,都不會被拒絕。甚至那些家養的土狗也不是「保安」,見了生人就狂叫報警,更像是「迎賓」,親和地對着你搖尾示好。

 我常常像走進自己家一樣走進一個個院子,曾經順手抓一把曬在院子裡又香又鮮的乾菜、花生扔在嘴裡嚼着,還很自然地和主人一起逗一隻不知名的鳥兒;也曾經和坐在樹蔭下用花花綠綠的布條打着草鞋的老太太聊家常,好奇地問她打一雙鞋子要多長時間,能賣多少錢。雖然我並沒有買她的任何東西,但她一樣耐心地一一回答我的問題。

 走在花溪的游步道上,看着小道兩旁種着的石竹、扶郎、牡丹、芍葯,看着農家屋前房後的豆棚瓜田,看着天井裡正在曬玉米的農婦,還有天真無邪嬉水的孩子們,不知道為甚麼,我忽然想起最近網絡上常常流傳一些早就被闢過謠的謠言——「……暫時別吃豬肉、雞肉、鴨肉或肉製品,因遼寧到杭州5570頭家禽感染了炭疽桿菌……」

 我想,這樣的謠言是不會傳進磐安的村子裡的,誰會信呢?

相關新聞
百家廊:樹是磐安的底色 (2013-11-06) (圖)
琴台客聚:走窄門更遠 (2013-11-06)
翠袖乾坤:楊采妮邱韶智開花結果 (2013-11-06)
天言知玄:難以預見的竊聽風波 (2013-11-06)
杜亦有道:應中此報 (2013-11-06)
隨想國:深刻的人生 (2013-11-06)
路地觀察:打針發燒還能做甚麼?(三) (2013-11-06)
百家廊:政府大樓的演變 (2013-11-05) (圖)
琴台客聚:不可不看的報業史 (2013-11-05) (圖)
翠袖乾坤:私校崢嶸 (2013-11-05)
海闊天空:廢墟中的歌聲 (2013-11-05) (圖)
生活語絲:遊三鄉 (2013-11-05)
思旋天地:香港自亂 (2013-11-05)
淑梅足跡:心酸的首航 (2013-11-05)
百家廊:我在「方伯第」揮毫 (2013-11-04) (圖)
琴台客聚:雙溪竹館詩稿兩首 (2013-11-04)
翠袖乾坤:《家在香港》畫展 (2013-11-04)
跳出框框:絕代佳人 (2013-11-04)
杜亦有道:武林脈談 (2013-11-04)
思旋天地:美酒佳餚巡禮 (2013-11-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