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John Neumeier在今年的Nijinsky Gala中親自上場演繹《馬勒第三交響曲》的一個片段。
時間快到7點,小咖啡廳開始熱鬧起來。人們三三兩兩在這裡聚腳,喝杯咖啡,再來點小餅乾,然後在時鐘走向7點半的位置時,紛紛離席,慢慢地穿過馬路。對面的漢堡國家歌劇院(Hamburg State Opera)門前,已聚滿了衣着光鮮的觀眾。
夏天的漢堡,7點多天仍是清亮,歌劇院的淡金色廊柱閃着愉悅的微光。回想起那一個個看演出的夜晚,每次順着人流向前匯集,我都頗有種「與各路英雄聚首共襄盛舉」的興奮感。
今年的漢堡,確有「盛舉」。享譽世界的漢堡芭蕾舞團為慶祝與藝術總監John Neumeier(約翰‧紐邁亞)同行四十載,特別籌劃長達三周的舞蹈節,19個演出呈現23段芭蕾表演,節目涵蓋John Neumeier不同年代的代表作,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舞迷前往觀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圖:漢堡芭蕾舞團提供
舞蹈節壓軸的,是星光璀璨的尼金斯基精選舞匯(Nijinsky-Gala XXXIX)。紐邁亞精選多個自己作品的片段,串聯成近六個小時的精彩表演,更邀請多個世界知名舞團的著名舞者前來助陣,說看得人目不暇接一點不誇張。
演出開場前,德國文化部長Bernd Neumann專程由柏林趕來致辭,帶來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漢堡芭蕾舞團與紐邁亞的致賀,可見藝術家的重要地位。而整晚的演出,不只是對舞團藝術成就的呈現與致敬,也是舞團與觀眾的親密聚會。每個節目上演前,紐邁亞都會親自進行介紹及講解,時而幽默時而感性,觀眾跟着他的語調哈哈大笑,又時常親切呼喊他的名字。空氣中那自在又親密的味道,讓我恍惚覺得,自己不經意闖進了老朋友們客廳中的聚會。
藝術家與觀眾、舞團與城市間的親近感,在那一刻讓我不禁想起了雲門舞集與台灣。漢堡成就了漢堡芭蕾與紐邁亞,後者又令整個城市熠熠生輝。藝術與城市的甜蜜關係,這大概是最好的表述。
以《馬勒三》動人作結
當晚的演出,每個片段都特色迥異,紐邁亞的巧妙編排,也讓整晚節目呈現出極其順暢的情感波動。印象深刻的其中一段,是斯圖加特芭蕾舞團首席舞者Alicia Amatrian與Jason Reilly跳的《奧賽羅》中的一段雙人舞。這是段十分安靜的舞段,也沒有太多高難度的技巧展示,但兩人傳達出來的濃稠情感卻令人屏息。Jason Reilly的外形十分陽剛、健碩,但看他飾演的Othello無比輕柔地撫弄Desdemonna的裙角,情人間的愛與溫柔盡被表露無遺。
最讓人感動的是整晚的結尾。在紐邁亞無比鍾愛的《馬勒第三交響曲》中,他安排舞團以前的舞者們上台與年輕舞者們一起演出。這些舞者有些已是一頭銀絲,身材也不復當年優美,但仍竭盡全力,哪怕顫抖着也要完成動作--那畫面竟成為當晚最美的一刻,傳承的意義,盡在不言中。
最後,伴隨着馬勒雄壯又蒼涼的音樂,紐邁亞走上台,與舞者擦身而過。如同交換了角色般,他替代舞者緩緩地做完最後的動作,然後轉身朝着舞台深處慢慢走去......那一瞬,舞蹈家與他的作品合二為一,飽含深情,又依依不捨。浮現在我腦中的,是紐邁亞在舞蹈節開幕時所說的話:芭蕾不是博物館中的陳列,它就在當下,也期許着明天。
走出歌劇院,已是月朗星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