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台新大樓「四大疑團」未解


鍾樹根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繼早前戲曲中心被揭發大幅超支,由13億增加至26億後。最近備受關注的香港電台新廣播大樓工程,其造價更由2009年估價的16億元,大幅攀升至今年提出的60.5億,可謂來一個「四級跳」,令人擔憂公營機構胡亂豪花公帑的風氣正在蔓延。

 新廣播大樓的造價高達60.5億元,單位成本為每平方米7.2萬元,較添馬艦政府總部每平方米的2.6萬、西九龍法院大樓的2.7萬、甚至甲級寫字樓最高約2.5萬/平方米而言,都可謂是「天價」。與其他3家商營電視台興建地面數碼廣播設施的每平方米成本比較,無綫03年為2萬元,亞視07年興建數碼化設備廠房為1.2萬,而港視去年未獲發牌前透露會興建的多媒體製作中心則為2.1萬,與港台每平方米造價相比,高低立見。

 港台管理層聲稱,新大樓造價出現「四級跳」的原因,是新設計要符合《香港電台約章》中的「公共廣播機構」功能,包括提供數碼聲音廣播和數碼地面電視廣播,故此需要添加更多先進的廣播設備、室內裝修等。惟筆者卻質疑,新大樓內不少設施是否有興建的需要。我們並非反對港台興建新大樓,事實上現時舊廣播大樓設施殘舊,地方不敷應用,要搬遷是毋庸置疑。我們反對的,是「大花筒式」的無謂建設。綜合而言,筆者認為新大樓工程共有「四大疑團」亟待解釋︰

天價工程費用斬件含混過關

 首先,是港台的工程分拆項目太多,項目價格升幅太大。根據港台提交的工程開支細項,將工地、打樁、建築和屋宇裝備等相似的項目分開計算,其中打樁工程由5,800萬飆升至2.4億,建築工程更由9億劇增至23億,購買傢具和設備費用也高達9.2億。更混帳的是,在興建新大樓的60億撥款之外,港台又再向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申請6,420萬元,興建22個數碼地面電視輔助發射站,令人懷疑他們希望透過「斬件式」申請撥款的做法,以圖掩飾新大樓是無底深潭的現實。

 雖然港台興建數碼電視台是符合《約章》中所提出的定位功能之一,但對於電視台的規模大小、應投放的資源多寡、製作多少節目等,仍有斟酌的餘地。但港台卻在未有公布有何製作節目的鴻圖大計前,已訂下新大樓要建設五個不同大小的錄影廠。港台解釋是因為日後要舉辦選舉論壇及大專生機械人比賽等大型節目。教人懷疑的是,兩者都不是恆常節目,為何要自行建設一個大錄影室,而不租用外面的場地舉辦,此舉似乎更符經濟效益?另外,港台日後預計只設三條電視頻道︰一條轉播中央9台、一條播新聞及直播立法會會議、一條做時事教育或藝術等節目,是否需要用到多達五個錄影廠?還是因為用公帑興建的緣故,「寧濫勿缺」,先建好一隻大白象,再決定其用途。

 新聞中心的面積大增亦備受質疑,但港台管理層對於是否會實行24小時新聞直播,卻是答案欠奉。這帶出了兩個問題︰第一,若然港台希望做24小時新聞,但本港現時已有3家商營電視台正在提供,港台此舉是否與民爭利?第二,若只是維持做定點時間新聞,為何需使用如此龐大的新聞中心呢?總言之,筆者對於港台這種「軟件未定,硬件先行」的做法,實不敢苟同。

追求「先進」設備浪費又荒謬

 新廣播大樓的設計亦有不少令人摸不著頭腦之處,例如內部的電視大樓和電台大樓,各擁有一套獨立運作的消防、電力供應系統,以確保維持無間斷服務。但荒謬的是,假若電台那邊發生火警,是否可以只疏散電台員工,而電視台則繼續保持運作呢?稍有常識都知道答案明顯是不可能。因此,消防及電力系統「打孖上」的設計,實有浪費公帑之嫌。

 新大樓位處將軍澳堆填區旁,有資訊科技界議員已指出該處有不少私營數據服務中心,可提供雲端及數據儲存服務。可是港台卻偏偏捨易取難,不向外購買有關服務,卻要自己建立一套電腦伺服器去儲存節目,變相要聘請更多的人手去管理和操作,「一闊三大」。而新大樓內附設1730平方米的龐大媒體資產貯藏庫,用作收藏舊節目的菲林,簡直浪費寶貴的空間。因為港台已實行節目數碼化,節目媒體的收藏空間需求已大減;至於那些有保留價值的舊節目菲林,基本上不會播放,只餘收藏價值,倒不如轉交給電影資料館保存更佳。與其劃設龐大的空間去作收藏庫,倒不如留地方給員工作辦公和康樂用途。

 從以上的例子可見,港台新廣播大樓不單是「深潭」,更是「黑洞」,站在立法會議員的角度,實有需要謹慎把關。政府及港台必須準備更多資料,說明各項設備的必要性;惟有開誠佈公,才能獲得議會和公眾認同。

相關新聞
來論:反對派的「真普選」就是「無普選」 (2013-12-24)
廿四味:「長毛特首」何其丑! (2013-12-24)
「長毛可當特首論」侮辱香港市民 (2013-12-24)
習主席為普選討論指明方向 (2013-12-24)
港台新大樓「四大疑團」未解 (2013-12-24)
依《基本法》邁向普選 (2013-12-24)
「知華派」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2013-12-24)
習主席「務實討論 凝聚共識」閃爍理性光芒 (2013-12-23) (圖)
廿四味:余若薇無法無天 (2013-12-23)
堅持「底線思維」也是為了港人利益 (2013-12-23)
每周輿論動向:港輿論:務實談普選 「公提」走歪路 (2013-12-23)
學民思潮將自己當成反對派共主? (2013-12-23)
西方走廊:英法為達賴付出沉重代價 (2013-12-23)
頂天立地:惟有認同祖國 才能穩定香港 (2013-12-21)
公民提名將導致「港獨公投」 (2013-12-21)
政改不能天馬行空 (2013-12-21)
反映世態民心的「年度漢字」 (2013-12-21)
美聯儲縮水效應將震盪全球經濟 (2013-12-21)
反對派內鬥升溫 (2013-12-20)
依法辦事減少落實普選阻礙 (2013-12-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