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星動杭州.未來之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2014」日前舉行出發禮暨簡介會。 潘達文 攝
歐陽曉晴盼同學提升價值 拓展職業空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內地與香港的關係密不可分,香港學生多了解內地的發展趨勢,對個人往後的發展有莫大的裨益。由香港文匯報和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的「星動杭州.未來之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2014」前日舉行出發禮暨簡介會,44名港生本周日將「跳」出香港,到杭州不同機構實習一個月,親身體會內地職場文化,並累積工作經驗。未來之星同學會主席歐陽曉晴致辭時表示,人的質素決定香港的發展水平,希望同學藉着參與實習的機會,提升自己的價值及拓展職業空間。
「星動杭州.未來之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2014」的出發禮暨簡介會上,44名來自不同大專院校的學生齊集,為杭州實習的旅程做最後準備。是次實習計劃中,內地大企業如中國銀行、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通訊等均有提供實習機會,而不同行業的實習單位均位於市場前列,涉及酒店、電子媒體、房地產、教育環保科技和醫療等不同範疇,同學有很多學習及增長見識的機會。
「人的質素決定香港發展水平」
未來之星同學會主席歐陽曉晴致辭時表示,同學到內地實習,可在中國發展和復興過程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但同時亦要面對內地價值觀和職場文化的不同,絕對是新挑戰。他鼓勵同學在實習的過程中體驗、適應和學習差異,而不是產生負面或對抗情緒。
他又指,香港缺乏自然資源,因此人的質素決定了香港的發展水平,「唯有提升你們自己的價值,才能適應香港社會的發展。」他希望同學在大學獲取知識後,可考慮如何拓展職業空間和不同可發展的領域,甚至可以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尋求機會。
珠海生盼認識神州發展
在珠海學院修讀新聞專業的羅栩燁,是未來之星同學會活動的「常客」,以往曾參加過「國情班」和「傳媒班」。這次,她參加了「星動杭州.實習計劃」並擔任班長。她指出,內地與香港接軌,她需要進一步認識內地的發展。稍後她將到實習單位擔任雜誌編輯助理,希望對未來的工作有幫助。
同行的港大醫學院二年級學生陳泳豪表示,香港的中醫制度很多時是借鑑內地,教授也是來自內地,而西醫與中醫卻各自分家,不像內地醫生中西醫均有涉獵,優勢較香港大。他指,自己只是二年級的學生,專業知識未足夠,暫未知獲安排甚麼具體工作,只期望了解內地醫院的運作情況,尤其是中西醫合作和融合的情況。他又指,此行可獲得內地醫院的工作經驗,相信會獲益良多。
舊生:雙方可互補長短
未來之星同學會第三屆舊生會會長兼首屆實習計劃團員何俊賢,亦分享了以往實習時的經歷。他指自己曾經在房地產公司中信集團實習,讓他有機會認識內地朋友,擴闊視野和累積工作經驗。現時他在匯豐銀行擔任採購主任,昔日的實習經驗令他處理現時的工作上更具優勢。他認為,內地員工勤奮和盡責,港人則靈活和勇於表達意見,雙方可互補長短,作良好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