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馬麗莊赴深圳推廣家庭治療,義診長達11年,把其所見的案例及經驗撰寫在《打開家鎖》一書中。香港文匯報記者鄭伊莎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青少年在成長路上往往面對升學、家庭及人際關係等不同挑戰,若處理不善,或會影響心理健康。為解開青少年的「心結」,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系主任馬麗莊赴深圳推廣家庭治療,義診長達11年,協助一群在一孩政策下,因過度受寵而缺乏自理能力、與父母出現溝通問題、備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走出困境。被輔導的個案不乏來自富裕家庭的內地年輕人,有人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而拒絕進食,亦有人因誤信營養補品的功效而終止心理治療,結果因嚴重厭食不幸餓死。馬麗莊慨嘆:「內地經濟雖然迅速發展,但不少人生活富裕,心靈貧乏,情況值得關注。」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中文大學社工系系主任馬麗莊,在2003年因參與有關家庭治療的研究計劃,前往深圳南山醫院的深港家庭治療中心,開始跟進當地有厭食或情緒問題的青少年個案。雖然研究項目經已完成,但心繫神州的她,決定自掏腰包,往深港兩邊跑,免費會見近40個求助家庭,堅持至今已有11年之久。
首問:「你的老家在哪?」
馬麗莊處理的厭食症個案來自五湖四海,遍布內地不同省份,遠至已移民美國的內地家庭也特意到深圳求診,故甫見新案例,她的第一條問題便是問:「你的老家在哪?」
她分析指,10年前,內地的父母強調子女要服從指令,子女則堅持個人自主,激起兩代的矛盾,而現代父母已較開明,意識到子女也應有發聲機會,惟在追求更優質的生活時,往往會忽略對子女的關懷。
馬麗莊分享指,有一名患有厭食症的初中女生,為吸引離異父母的關注,選擇捱餓。其父母本來合作創業,但生意漸上軌道後,卻因業務分歧而離婚收場。母親更獨自前往西藏潛心修行,留下自覺被拋棄的女兒,她遂以厭食抒發負面情緒。經過馬麗莊的開導,女生與父母相擁痛哭,解開了各人的心結。她憶述該名母親指:「以為有錢,生活就很快樂,但原來靈魂卻很貧乏。」後來該名母親決心結束業務,陪伴女兒。
應屆高考生 慕名來求診
馬麗莊的家庭治療,成功協助不少青少年走出困境,吸引不少患有厭食症、抑鬱及焦慮症的年輕人慕名而來求診。有應屆高考生與父母從福州來到深圳,無懼被親友質疑「不用全神貫注應付高考?」,堅信馬麗莊可為他們解開心結。另有父親為協助女兒治療,索性請假半年陪伴患有厭食症女兒,令馬麗莊十分感動,「家庭治療是一個需時的引導過程,其間家人的支持與愛也有關鍵性的作用。」
談及最令她傷感的案例,是多年前求診的一名厭食症女生,當年她16歲、骨瘦如柴,經過半年治療後,對方體重逐漸上升,但後來卻未見其覆診。一年半後,她卻從護士口中得悉,女孩因誤信營養補品傳銷,以為可治療其厭食症,最後因病情嚴重不幸餓死,令她十分痛心。
孩子難獨立 衍生情緒問題
內地的一孩政策實行30多年,馬麗莊指不少家長均過度寵愛子女,孩子簡單如洗衣、煮飯等基本自理能力也欠缺,「父母服侍得妥妥貼貼,當子女升至大學時,才發現他們未能適應獨立的生活,繼而衍生出自卑、未能管理自我情緒等問題。」
馬認為,普遍父母因年輕時曾度過艱辛歲月,總希望將最好的給子女,「但他們卻不知道鋼是煉出來的」。她表示,內地青少年與同輩的相處問題,往往較本港青少年為多及複雜。
馬麗莊在港亦有跟進本地個案,案例卻大多來自草根家庭。她指香港不少本地父母工時長、工作壓力沉重,未能照顧子女,導致父母及子女出現爭執,出現了抑鬱及焦慮症等心理問題。她強調,家庭關係需要互相諒解及包容,若發現有關問題未能解決,便需及早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