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年初還對中國內地影子銀行、樓市泡沫爆破充滿戒心,近期內地經濟企穩、貨幣寬鬆、國企改革等因素令市場對內地經濟軟着陸信心增強。QFII、RQFII和「滬港通」則進一步利好市場情緒,近月市場氣氛瞬間轉向,A股亦扭轉弱勢,上證綜指自7月22日以來持續上升8%。本港上市的A股ETF再成市場焦點。
香港金管局7月至今累計向市場注入753億港元資金,環球部分資金取道本港上市的A股ETF投向A股市場,是造成資金湧港原因之一。前天港股52隻A股ETF交投合共逾40億元,佔大市總成交6%,其中安碩A50(2823)(非實物ETF)及南方A50(2822)(實物ETF)當天成交分別位列成交榜第二及第四位。投資者看升中資股,自然會加碼中國市場,資金亦隨之而來。每隻ETF均以複製指數表現為投資目標,從名字就可知,X安碩A50、南方A50以富時A50為相關指數;華夏滬深300(3188)就追蹤滬深300指數表現。
所佔指數權重可估表現
從ETF所佔相關指數的權重,以及相關指數的走勢,就可評估ETF的未來表現。如富時中國A50金融業權重逾六成,與滬深300金融股比重約三成,升跌幅自然不盡相同。同一指數的ETF交投量亦有明顯差別,流通量不但會影響ETF會否出現較大的買賣差價,同樣亦會影響其變現力,因而不同程度影響其價格表現。
ETF價格除了反映實際資產淨值(Net Asset Value,簡稱NAV),同時亦反映其市場供求,因此ETF的市價相對NAV會出現溢價或折讓。溢價買入就相當於「買貴貨」,令ETF回報不如相關指數的表現。近期龐大資金湧港追A股,南方A50及安碩A50備受追捧下存在溢價。安碩A50過去12個月溢價平均水平為2%至4%,昨天收市後,其溢價6%,現時溢價較以往高。ETF總開支比率亦會影響其價格。一般而言,實物ETF直接買入指數成分股,非實物ETF買入衍生產品。相對而言,非實物ETF涉及的費用較高,令總開支比率相對較高。■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