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社會就全民退休保障議題已討論多年,扶貧委員會今日舉行特別大會,討論由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團隊早前提交的退休保障研究報告。據了解,報告內免入息及資產審查的不同方案,分別會在實施後1年至15年內便令政府出現結構性赤字;縱然是有審查的方案,亦會令庫房原預計2029年出現的結構性財赤更早來臨。
由周永新團隊撰寫的退休保障研究報告初稿,早於6月底已提交政府,扶貧委員會今日的會議將討論報告內容。據知,長達300頁的報告當中,詳細分析了坊間提出的6個全民退保建議,並倡議「全民老年金」計劃,免入息及資產審查向65歲或以上長者每月發放3,000元。
一直以來,不同政黨及社福團體均促請當局盡快完善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周永新早前亦曾指出,大部分意見均支持進一步發展保障長者生活的制度,但建議不一,例如有方案認為應由政府注資,亦有方案提出由打工仔承擔,甚至認為要加稅,故「錢從何處來」將成全民退保未來路向的關鍵。
若免審查最快1年現結構性赤字
有傳媒指出,報告內所有提及的方案都會進一步增加政府開支,都會令庫房原預計2029年出現的結構性財赤更早來臨。而報告內的免入息及資產審查方案,包括周永新團隊提出的「全民老年金」建議,可將資源平均分給每一名長者,但開支亦自然較其他方案大,並會在實施後1年至15年內,便會因為支出多於收入而出現結構性赤字。其中2個方案更將在2030年及2036年,便會令庫房盈餘耗盡而出現負結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