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BDI指數有望持續上漲,加上有相關改革政策出台,相信內地航運業將迎來觸底反彈機會。 資料圖片
比富達證券(香港)業務部副總經理 林振輝
8月以來,衡量國際海運狀況的權威指標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 BDI)一掃今年低迷,出現大幅反彈,由8月1日的751點大漲至9月1日的1147點,漲幅超過五成。BDI指數主要由BCI(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PI(波羅的海巴拿馬指數)和BHMI(波羅的海輕便型指數)三個指數組成,BDI指數上漲,反映出全球航運業回暖。隨着傳統旺季四季度即將來臨,BDI指數持續上漲機會大,加上有相關改革政策出台,筆者相信,內地航運業有望迎來觸底反彈機會。
需求升BDI升勢可持續
今年二季度BDI指數一度創下30年新低,背後原因是對BDI指數影響最大的BCI指數(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出現大跌。BCI指數主要衡量焦煤、鐵礦等工業原料的運輸情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鐵礦石進口量佔全球30%至50%,對BCI指數影響最大。BCI指數大跌,是因為今年內地房地產低迷,導致內地鐵礦石進口需求減弱、港口鐵礦石庫存長期處於高位。
不過進入下半年,內地政府為穩定經濟增長,不斷出台微刺激政策,包括加大基礎投資力度,同時對樓市鬆綁。這些政策帶動了鋼鐵進口需求上升,BDI指數開始出現大幅反彈。筆者相信,下半年內地維持目前刺激政策的可能性極高,鐵礦石需求增長穩定。此外,四季度是糧食的豐收季節,北半球也需要儲備煤炭過冬,航運需求大,BDI指數升勢有望維持。
國策扶持航運業發展
此外,近日中國國務院發佈若干意見以促進海運業發展(簡稱《意見》),內容主要包括深化國有海運企業改革、引入民營資本,同時完善海運網絡、推動海運企業轉型升級及安全綠色發展等。近幾年內地航運業受困於運力嚴重過剩,行業虧損不斷,《意見》有機會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推動行業整合,實現優勝劣汰,提高行業集中度,可以避免惡性競爭出現,同時增強航運業的定價權。開放民營資本進入國有航運企業,一方面可以增加企業營運資金,紓緩營運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優化管理結構,提高營運效率,有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內地航運企業的整體業績已經開始改善。在已經公佈中期業績的8家A股上市航運公司之中,有6家實現盈利,其中4家屬扭虧為盈,行業業績改善顯著。筆者相信,隨着先行指標BDI指數持續造好,航運業進入旺季,加上《意見》有關條款逐步落實,內地航運業營運狀況有望持續改善,行業或迎來觸底反彈良機。■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