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修 全國政協委員
「佔領」終於落敗收場,被長時間「佔領」的區域和路段終於恢復了交通順暢,區內商舖重開,「佔領區」終於能重見天日。市民對於警方的高效行動拍手稱快,對恢復社會秩序感到萬分鼓舞。行政長官梁振英也讚揚警方的工作高效有序,重申市民守法是維持社會秩序的最好辦法。但警方及市民仍然不能放鬆,一方面對於「佔中」禍首,必須盡早完成搜證工作,將犯法者全部繩之以法,絕不能讓犯法者逍遙法外;另一方面,據調查有反對派激進組織不甘心「佔中」失敗,密謀策劃在接下來的聖誕長假和新年假期,以變相的「購物」、「報佳音」等名義組織非法集結活動。種種跡象顯示,安全隱患仍然存在,警方和市民仍需高度戒備,尤其要提防有心人士再度製造混亂,延續違法「佔領」行動。
早前曾有不少受「佔中」影響的市民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向「佔中三丑」等人追討損失,眾多的追討個案表明了大批市民和商舖切實受到「佔中」的衝擊。事實上,除了「三丑」之外,「雙學」在「佔領」期間不斷推波助瀾,試圖擴大「佔領」行動的影響,導致違法行動的惡劣後果不斷加重。而入稟小額錢債索償的案件中,涉及的金錢損失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佔中」結束後,社會需要冷靜和反省。香港的法治精神不容踐踏,社會呼喚法治回歸,以身試法者必須為他們的行為負責。警方與法庭應盡快對「佔中」禍首依法起訴,給市民一個交代,給社會一個交代。
「三丑」鼓吹佔中蓄謀已久
「三丑」之一的戴耀廷約兩年前在報章上發表文章,稱香港出現管治危機,而解決這個危機的根源在於實現普選。戴試圖將社會存在的問題歸咎於沒有所謂「真正的普選」,所以就不惜以大規模違法的手段去迫使中央和特區政府修改基本法,接納其「真普選」的訴求。戴更用了一系列「義正詞嚴」的藉口來包裝:「愛與和平」、「公民抗命」、「民主選舉」、「公平公義」等等。
「三丑」將「美好願景」說得「天花亂墜」,但行動的實質卻是違法違憲,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縱觀持續79天的「佔中」行動中,愛、和平、公平、公義早已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暴力、衝突、混亂和動盪。公平正義不但無法得到彰顯,香港的法治也遭到嚴重衝擊,警隊更是首當其衝。在這過程中,策動「佔中」的「三丑」無法對整個局面進行有效控制。行動在一開始即陷入暴力衝突,之後「三丑」又推卸責任,表示行動「遍地開花」,沒有人能叫停。而多次爆發的衝突導致群眾安全受到威脅,「三丑」在需要挺身而出的關鍵時刻反而變成「縮頭烏龜」,這恰恰證明了其虛偽本質。法律法規在作為專業人士的「三丑」面前變得不值一提,他們的行為是對香港法治精神的踐踏和侮辱。他們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上所有法律責任。
「雙學」一再行動升級踐踏法律
而這次「佔領」行動的另一特點是學生的廣泛參與。學聯、「學民思潮」在行動中奪取了發言權,並與政府對話。「三丑」之一的戴耀廷是香港大學的副教授,而「佔中」領導組織和支持者中也有不少教師,他們有「近水樓台」之便,令學生成為該次大規模違法抗爭的「犧牲品」。「雙學」在「佔領」行動中所提出的訴求不但違法,而且脫離實際,這些訴求不可能也無法落到實處。學生處於青少年階段,是人生中的黃金時期,他們更應該集中力量處理學業、就業等主要問題,而不是上街做「街霸」。在「佔中」後期,「雙學」面臨困境,走投無路,曾再次發動「佔領」人士衝擊立法會,圍攻政府總部,引起各界人士的強烈譴責。「雙學」的行為不僅是違法,更是蓄意踐踏法律的行為,他們一再將行動升級,試圖延長戰線,用心不良,是危險的暴力政治行動。執法部門之後應逐一將涉案人士繩之以法,絕不能讓犯法者逍遙法外。
「佔中」搞手所犯的另一錯誤,就是罔顧民意,將個人的政治訴求凌駕於民意之上。直接的結果是市民深受其害,隨着「佔領」時間的推進,希望「佔領」人士早日撤退的市民越來越多,到行動後期更是民怨沸騰。而反對派卻「選擇性失聰」,不僅沒有號召示威人士撤離,更拒絕承擔責任,甚至放話說只有特首才能夠叫停「佔中」,變相將矛頭指向政府,政治用心極為險惡。而當行動後期陷入了困境後,「三丑」之一的戴耀廷選擇回大學當教授,並裝模作樣地自首,以為這樣就能夠與「佔中」劃清界限。法治不容踐踏,「三丑」、「雙學」以及激進反對派議員的行為,都將難逃法網。
「佔領」行動持續時間之長前所未見,「佔領」行動最終順利清場,仰賴於警隊、政府及市民站在同一戰線通力合作。但法治精神受到挑戰和踐踏卻是不容質疑的事實。社會不能放任違法「佔領」行為再次上演,追究法律責任是必須的舉措。接下來各界要凝聚力量,為下一階段政改諮詢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落實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