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花 延邊大學朝鮮半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最近,就索尼影像公司公映爭議影片《採訪》而引發的美朝間的網絡黑客之爭,仍在持續發酵。特別是,朝鮮互聯網連續四天處於不穩定狀態的情形,甚至引起國際範圍內關於網絡戰爭的種種議論與擔憂。對此,必須在我國周邊乃至在整個世界範圍內思考網絡安全的議題。
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安全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可見,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意義。中國的網民數量居世界第一,儼然已成為網絡大國。中國的網絡思維積極奉行「民主」、「開放」等原則,致力構築健康有序的網絡體系。習主席曾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詞中向世界表明: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國際合作,尊重網絡主權,維護網絡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我國雖一再表明在世界互聯網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無意複製美國的網絡霸權,卻仍常遭受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的無端指責。此次由《採訪》公映引發的美朝網絡黑客爭端,中國也莫名其妙地被牽涉其中。韓國高麗大學信息安全研究生院教授李中英說,朝鮮已成立網絡作戰隊,其中大約1000人在中國工作,聲稱他們「在一聲令下後,馬上就能變成黑客並發動攻擊」。其實,這無非是企圖借網絡問題打壓中國的一貫做法。美國及其盟友擅長以虛假「威脅論」打壓中國,卻無視其網絡部隊給世界互聯網帶來的極大危害,「稜鏡門」事件正是最佳佐證。
針對美國及其盟友國的不良企圖,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積極構築國家網絡安全體系,繼續有效推進網絡建設。如習主席所言,我們要「建設網絡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建設網絡強國要向着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增進網絡互信實現雙贏
除此之外,加強與周邊國家及世界友好國家在互聯網領域的良性合作,以增進中國與周邊及世界的網絡互信,同樣有其必要性。必須指出的是,與周邊國家的網絡互信,對中國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眾所周知,朝鮮半島的穩定與安全對我國有重要意義,中國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和諧安寧的大環境,這也是國家安全觀的核心內容之一。因為只有外部和平安全了,國家才能更好發展,國家發展好了,國際安全與和平的基礎才更穩固。對於朝鮮半島的安全問題,習主席強調指出:「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相互關係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思考周邊問題、開展周邊外交要有立體、多元、跨越時空的視角。周邊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同周邊國家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客觀上要求我們的周邊外交戰略和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更加主動。」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今國際格局中,朝鮮半島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牽動中國的國家安全問題。此次美朝之間的「採訪」風波無端殃及中國就深刻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至於如何增進與周邊國家的網絡互信,還是須嚴格秉持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的重要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