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今年是鄧麗君逝世二十周年,想起一事。上世紀八十年代她事業如日中天,那時我在電台有個訪問節目,有天監製說有個午飯局,鄧麗君會來,我馬上「扯衫尾」去了。吃的是中菜,只一枱,席間都是電台和唱片公司的人,主角當然是鄧麗君。她穿戴如白領麗人,氣定神閒,笑容非常可掬。每道菜上來,她都笑着說:「多吃點!」她不給人布菜,只是親切地叫人多吃。
席間當然有很多話題,人人都想借這機會拿點甚麼,比如我的節目監製就試探,可不可以做個專訪,她聽了就笑而不答,只是說:「多吃點!」這其實是恰當回應,反正做訪問這些小事,天皇巨星當然不必當下表態,提過就算了,細節由助手去跟進。現在回想,我當時實在笨,沒有和監製唱雙簧hard sell,事情後來就不了了之。一頓飯下來,鄧主角其實甚麼都沒說,只是微笑着在聽,和不時講:「多吃點!」
鄧麗君六十年代出道,到八十年代已行走江湖廿多年,應付酬酢必已練得一身絕技。其實也不難看出當中端倪:江湖惡,戒多言,言多必失;只聽不說,笑容可掬;真要說,就說「多吃點!」既盡了主人之誼,聯絡關係之餘又不傷感情,可能就是那一代人的江湖自處之道。時下的人,或會認為這太沒個性了吧,甚至虛偽,但這是抽離了時代背景的看法。現在又如何呢?進步的是藝人都開放得多,坦率可愛,但也有可笑的,像某些藝人就政治問題表個態,網民就問他她們會不會組黨、選特首,藝人又煞有介事地回應,這是另一種虛偽。
近日看周潤發的《賭城風雲II》,也看了其他港產賀歲片,還是以發哥這部最好笑,雖然劇情和笑料已大不如九十年代全盛時期的賀歲片。看後不無感慨,發哥在荷里活打拚多年,到頭來還是最享受回來拍港產片。戲是胡鬧戲,但看得出他比拍甚麼拿獎的大製作西片都要開心。做回自己,還是最真、最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