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音樂劇系列三之三
上兩期講到《High School Musical》和《Glee》,這一集繼續。從電影或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外國的學習方法是多方向(multi-log)的,課堂中的提問、解答、討論,令老師和學生在學習時的互動(interaction)增加,啟發(inspire)學生獨立思考,從而有更大的興趣,在下課後自行學習。
同時,外國鼓勵學生多方面思考(multi-faceted thinking),令學生自行從不同的地方搜集資料,進行研究。雖然香港也有類似的功課,奈何香港學生要留意時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做不同的專題習作(projects),對於香港學生來說也是很難的。
外國的學習時間不太長,但在放學後大多學校會設有不同的課外活動,就以《HSM》為例,當中他們在留堂時會為任教舞台藝術的班主任修理不同的道具(stage props),繼而引發出主角對於唱歌的興趣。香港的留堂班就是要求學生要完成未完成的功課外,再作溫習。而學習其他課外活動(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大多花錢,所以香港學生要接觸藝術也有相當難度。
反映現實觀眾易共鳴
校園往往都是社會的縮影;在《Glee》中,有一個男同學反映了社會中「被欺負者」的角色,而那就是Kurt Hummel(洪強),他是一個同性戀者(homosexual),經常成為足球隊欺凌(bully)的對象。對於「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的道理,Kurt很明白自己不能再忍受被欺負,所以在第二季時,他選擇了轉校。
《HSM》和《Glee》都是以高中為主要場景的,兩者的性質也很相似。但前者的歌曲全都是新作,而後者中的歌曲很多都是現有的流行曲(pop music),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重新演繹,特別之處是《Glee》很多背景音樂都是以a cappella(純人聲伴奏合唱)的形式錄製的。這是現代近為受歡迎的一種演繹方法,而且由於《Glee》選曲大多為流行曲,觀眾在收看的同時,會對整套電視劇更有共鳴,更容易接受當中的歌曲。
總括而言,《HSM》與《Glee》是兩部很大眾化的音樂劇,廣受世界各地的人所喜歡。■岑皓軒 騎呢領隊
作者簡介:岑皓軒,畢業於英國Imperial CollegeLondon,著有親子育兒書《辣媽潮爸哈哈B》及與馬漪楠合著暢銷書《Slang:屎爛英語1&2》等。
隔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