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以「反水貨客︵parallel traders)」為名的暴徒︵mob),在上水、屯門及尖沙咀聚眾生事,他們不單騷擾店舖,令商戶無法經營,又沿途叫囂及辱罵(insult)附近的居民及旅客,有市民手持物品被毀壞。他們不僅包圍及衝入沿途多間藥房︵pharmacy),又在過境巴士站向所有乘客豎起中指及以粗言辱罵,示威者更與維持治安的警方發生肢體衝突,有小孩亦受驚哭泣,更有無辜市民被推倒。受滋擾地區居民及商戶的生活已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到了危害市民人身安全的地步,情況令人震怒。
暴徒們將香港的秩序及法治擾亂及摧毀得令人痛心,亦將香港多年經營的好客之都美譽,破壞得遍體鱗傷(beaten black and blue),嚇怕其他旅客,將香港旅遊業帶入寒冬。他們的所作所為,實在玷污香港( sully our city's good name),是香港之恥!
大量旅客來港消費,的確造成個別地區居民的生活不便,但我相信,理性的港人必會區分水貨客與內地旅客。前者涉嫌觸犯法例必須嚴懲,但內地旅客卻是支持本港經濟的消費者,更是本港20多萬從事零售及住宿等與旅遊相關行業的人士所服務的對象。另一方面,特區內的旅遊設施亦出現接待能力不足問題,各種經濟及民生問題亦相繼出現,包括個別日常物品因短缺而價格上升,旅遊景點 (tourist attractions)、商場、食肆及街道亦因大量人流而造成擠塞,不但香港居民受到影響,旅客亦因而未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
香港應該做的不是「關門趕客」,而是做好各區的人流及車流管理工作(crowd and traffic management),食環署及警方必須加強巡查(inspections)及檢控(prosecute)違例(offences)在行人道路擺放貨品的行為,以保持行人通道的暢通(to maintain a smooth flow),運輸署亦應確保巴士公司提供足夠車輛接載乘客,以及加強管理,嚴格限制携帶大型物件的乘客上車。在各方面的配合下,務求能夠盡量避免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此外, 為紓緩大量旅客來港消費,當局應考慮於深圳毗鄰的邊境(border)發展「購物城」,吸引內地旅客前往消費,紓緩地區接待旅客的壓力,同時亦可藉此推銷香港品牌,透過「擴容增量」,鞏固和持續發展本港旅遊業 (to enhanc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陳威雄 青年民建聯副主席、民建聯財經及教育事務副發言人
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