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巴勒斯坦父女。 歐偉建 攝
江 揚
喜歡村上春樹的散文,是因為與他一樣喜歡周遊世界,用好奇的眼光收穫各地不同的風景,邂逅各種陌生的面孔。這種簡單的快樂,帶給我的是用流年的筆記下點滴的感觸,記下銘心的過往,把心刻在文字裡來詮釋人生。
旅行,是受好奇心的驅使。
一個地方被人傳頌,你就有了去看看的念想。
那裡的風土人情,那裡的歷史文化,那裡的衣食住行,都使你產生了解的慾望。
這種慾望,不僅是對於生命的好奇,對於自然的好奇,還是你希望自己能知道或者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滿足心態,就像身體細胞的新陳代謝一樣,使得你的精神之水一直在流動。流動帶來靈感,同時賦予一個人生命的激情。
村上春樹在旅行的時候,幾乎不用照相機,而是把「節省下來的精力集中於觀察,以自己的眼睛定定地注視形形色色的東西,把情景、氛圍、氣味和聲音等等清楚地刻錄在腦中」。他就是要讓自己整個兒「淹沒在那裡存在的現實之中」,「讓一切滲入肌膚,讓自身當場成為錄音機、成為照相機」,「讓自己成為好奇心的俘虜」。
對於村上春樹而言,所謂「好奇心的俘虜」不是告訴別人「這裡我來過」,也不在於你發現新的領域,而在於擁有新的目光、與眾不同的目光。
我們每天待在一座城市裡,就會把那裡當成全世界,不再追尋,不再擁有。你需要離開一陣子。
記得那年去中國最北部的漠河北極村時,空氣就像被過濾一般,不含任何糖分的甜。人們告訴我說,這裡能看到最亮的星星,滿天的星星。
我不知道多久沒有看到滿天星星的夜景。在香港,每到晚上,你可以看見鱗次櫛比的高樓和霓虹亮麗的港灣,被從四面八方投射而來的燈光,照耀成一條條由絢爛華燈組成的星帶,彷彿星空萬點的銀河,如夢如幻。然而,真正的星星卻躲起來了,躲到遠遠離開人們視線的茫茫夜空。
當夜幕悄悄降臨時,好奇心促使我迫不及待地從屋子裡跑到院子中間。抬起頭的那一刻,我幾乎喊出聲來。滿天的星星像無數顆珍珠灑在碧玉盤上,顯得那麼明亮,那麼繁多。
我睜大了眼睛,像小時候一樣的數着北斗七星、獵戶星座、白鳥星座......幾乎全部清晰可見,就像在我的頭頂上一樣。流星飛渡,星光燦爛,我被這久違的奇妙景象深深吸引。八月的北極村,晚上的溫度只有五度,凍得我不停地上牙打下牙,可是我不願進屋去,靜靜地佇立着,生怕這攝人心魄的滿天星星被任何一絲響動所破壞。
目光越過星空,遙望天地相連的茫然之處,若有所失的遺憾,撥動了我內心深處最敏感的弦:眼前的夜空若因世間的塵埃而變得漆黑一片,燦爛的星光注定會像雨後的彩虹流雲那樣褪去,到那時,人們還能看到滿天星星的夜晚嗎?
我真想《留住那晚的星星》。於是,便成了我最新出版的散文集的書名。
人的一生,應當有那麼幾次遠足跋涉,像候鳥那樣,把自己拋擲在長路上,去相遇、驚顫、愛和別離,體會一下逃離生活的快感與痛楚,辨認一下在另一界域和節奏裡,自己究竟能有哪些面對、渴望和完成。
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參加一個研討會時,我們去過一個距離生產黑莓手機RIM公司總部不遠的聖潔克布斯小鎮,那裡生活着幾個世紀前從歐洲移居來的門諾人。男人身披黑色長袍,臉上蓄鬚,戴着狄更斯時代的黑色高禮帽。女人身穿花布棉裙,不佩戴首飾,頭上頂着簡奧斯汀小說裡經常提到的那種最簡單的無邊帽。門諾人不開汽車,馬車是他們的交通工具。
當喬布斯用他的「蘋果」征服了幾乎整個世界的時候,門諾人卻在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裡,拒絕使用電視機、洗衣機、烘乾機、微波爐、電話、手機等現代生活中離不開的所有電器。他們男耕女織,早睡早起,粗茶淡飯,過着最簡單質樸的田園生活。
過去三百年門諾人對自己的理念、家庭和簡樸生活的堅守,為世界保存了一份真實的文化遺產,讓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還能看到十八世紀歐洲人的生活方式。可是面對現代生活的誘惑,門諾的年輕人還能像他們的長輩一樣固守從前嗎?我從門諾年輕人身上發現,他們喜歡手上拿着的黑莓手機,喜歡汽車,嚮往現代生活。於是,《回不去的從前》成為我的另一篇散文。
好奇心消除了人類的無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妙。它來去無蹤,刁鑽古怪,逗着你緊跟猛跑。當你抓住它時,你心中就會出現許多謎團。它一本正經,滑稽可笑。它有時很沒勁,但有時又很火爆。好奇心很刺激,好奇心很深奧。好奇心很古老,好奇心很新潮。好奇心千變萬化,讓你捉摸不定。唯有一點不變,好奇心永遠好奇,使你的心永不變老,讓世界向着未來猛跑。
在邊走邊看中放慢腳步,細細品味和觀察,感受不同的人生,不讓自己帶有那種常規性的、僅僅止於玩一玩逛一逛、甚至冒一回險的「旅遊」心態。這種全身心的投入與擁抱,一種內在的籲求與見證。你是要去經歷什麼,要去嘗試着介入到存在現場,要把自己完全交出去,並藉此在一個精神的弧度上豐富和完善自己,促成心靈的碰撞、裂變乃至涅槃重生。
行走、駐足、冥思、神往、好奇、寫作,就是要將自己成為「好奇心的俘虜」的過程記錄下來,將你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你對自然與生命的體驗和感悟與讀者分享。行走的過程便是與前面的那個世界不斷相遇的過程,也是不斷觸碰、克服和吸納不同經驗的過程,更是朝向自我不斷邁進與抵達的過程。
現在,最擔心的是有一天你對這個世界不感興趣了,對生活不感興趣了,還擔心靈感拋棄了你。但是你發現,只要你看一本新書,去一個新的地方,或者與朋友交流的時候,突然間有思想的火花迸出來,然後引出你的一大串問題。此時,你就知道自己的靈感永遠不會枯竭,因為你的內心深處抱有那樣多的好奇心。
要麼閱讀,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我想,時刻都要拾起自己的好奇心,準備好踏上新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