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長久以來北京聚集了大量人口和企業,導致北京出現了資源緊張、環境問題惡化等問題。圖為北京連接南三環和南二環之間的道路,汽車排起了長龍。資料圖片
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 何天仲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致力推動京津冀地區一體化,影響深入。推動京津冀一體化,除了可以帶動北京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可有效改善環境污染及交通擠塞等問題。中國財政部為京津冀一體化準備的預算高達4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未來5年,單單基建平均每年投資額將達到7萬億元,投入力度極大。由於京津冀一體化涉及人數及行業眾多,中間蘊含大量投資機會,值得留意。
由於首都光環的存在,長久以來北京聚集了大量人口和企業,導致北京出現了資源緊張、環境問題惡化等問題。同時,與北京相鄰的河北省工業結構落後,經濟陷入困境並產生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京津冀一體化可以分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調整津、冀地區的產業和空間結構,改善區域經濟狀況及居住環境。
交通環保產業 率先受惠
據統計,目前京津冀地區總人口約1.1億,2014年生產總值(GDP)超過6.6萬億元,經濟體量與印尼相當。京津冀一體化將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將對區域經濟甚至全國經濟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建設涉及的眾多行業之中,交通及環保等有望最先取得突破。
交通是人口和經濟交流的重要基礎,是投資重點之一。由於京津城際鐵路的存在,目前京津已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即來往北京、天津單程只需要30分鐘,對兩地經濟合作推動作用重大。為實現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近月京津冀三省市政府與鐵路總公司簽署協議,將共同投入建設京津冀城際鐵路。另外,北京新國際機場以及環渤海港口也在籌備建設中,未來區域內的海陸空運輸能力均有望大幅提升,相關行業受惠顯著。
污染治理力度料持續加大
此外,一直以來京津冀地區環境問題突出,治理環境污染已成為一體化的重要部分。京津冀地區主要受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影響,而河北省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為改善環境狀況,去年八月,北京和天津簽署協議共同治理環境污染,具體措施包括燃煤脫硝、推廣新能源車,加強水污染防治,共建京津生態走廊等。由於污染治理周期長,且京津冀地域遼闊,治理難度較高,料未來治理力度將會持續加大。
「綱要」的通過使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京津冀一體化既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示範,也是提振內需,化解過剩產能,保增長的重要手段。短期來看,基建、交通及環保等行業將會率先受惠,惟一體化是一個長期過程,人口流動也會帶動房地產等行業的需求,區域投資機會極大,值得關注。■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