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文化全球化的課堂上,同學定必接觸過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以及它們對其他國家造成的影響。在此,筆者將以歐美電影,尤其荷里活電影為例,討論文化的軟實力。
以香港為例,荷里活電影幾乎壟斷整個本地市場,歐美文化無形中影響港人的價值觀。例如,愛情電影《吸血新世紀》和《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推崇婚前性行為和非正規的性行為模式,使之大眾化,有可能衝擊中國傳統文化和宗教力量。其中最受影響的莫過於青少年。由於青少年仍在認知階段,他們大多倚靠傳媒獲取相關資訊,歐美文化透過社教化,對他們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除了愛情方面的意識形態,不少電影、電視劇充斥血腥和暴力場景,對觀眾構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部分電影以殺戮、販毒和各種越軌行為為主題,這些電影皆會影響受眾對人性、法治和道德觀的理解和想法。
也影響消費模式外交關係
除了價值觀之外,文化還能影響港人甚至全球人口的消費模式。以近期上映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為例,美國漫威(Marvel)推出的英雄系列瘋魔全球,促使一系列周邊商品大賣,例如模型、兒童玩具和其他宣傳產品等等。從生產商角度來看,文化熱潮能成為好商機,大大增添利潤;消費者亦可能出於從眾心態,花費金錢購買流行文化的產物。
其實,除了價值觀和消費行為的影響外,筆者認為文化還能影響國家間的外交關係。例如,不知道同學有否留意到華特迪士尼電影的公主總是有均一的外貌,例如是白皮膚和藍眼睛?其實迪士尼公司不時被批評有種族歧視之嫌,例如渲染白人上等,黑人下等的訊息。倘若電影或電視劇有強烈的諷刺或歧視成分,其實會刺激到雙方的外交關係。因此,同學不妨亦從政治層面分析文化之軟實力。 ■鄺嘉莉 文憑試通識科5**狀元、港大工商管理及法律系三年級生
延伸閱讀:
1. 《同化、西化還是庸俗化?文化全球化的再思》,香港中文大學網站,http://www.cuhk.edu.hk/hkiaps/pprc/LS/globalization/4_c.htm
2. 《從全球電影票房看全球化現象》,香港電台通識網,http://www.liberalstudies.hk/blog/ls_blog.php?id=2541
3. 《〈功夫熊猫〉文化侵略?中國丟失軟實力》,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hk.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20&kindid=240&docid=101720020&mdate=0605142342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