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中國四月份進出口雙雙下滑,經濟下行風險不減,煤炭鐵礦石需求量下跌,連累國際航運業如同過冬。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上周五報592,仍位於歷史低位,航運費率不見反彈跡象。航運能力過剩,供求嚴重失衡,多家航運商破產,高成本的生產商承壓。
淡水河谷售礦砂船助減成本
上周中海發展宣布將與中國遠洋成立一間合資公司--中國礦運,其註冊資本3.3億元人民幣,中海發展持股49%,剩餘51%由中國遠洋持有。合資公司將從淡水河谷購入四艘超大型礦砂運輸船(VLOC)。淡水河谷是世界上最大的砂礦供應商,亦是巴西最大的物流企業之一,中資船東自淡水河谷處簽約購買礦砂船已是屢見不鮮。中遠與招商輪船皆有與淡水河谷的長期合作,去年9月中遠就曾宣布由淡水河谷處購砂礦船四艘並再建十艘,招商輪船亦有計劃建造砂礦船十艘。
對於淡水河谷而言,此次出售的礦砂船既是終端產品也是管道。此前淡水河谷的VLOC由於遭受中國船東反對一直無法直接靠岸,交通部遲遲未開放40萬噸砂礦船的泊靠限制,被迫高成本運輸礦砂。如能用40萬噸的VLOC替代17、18萬噸的船型,鐵礦石抵華的運輸費將會削減一半。此番向中方出售船隻變相增加了自己的船可以直達中國海岸的可能性,可以有效削減運輸成本,輸送更多礦砂,與成本低廉的澳洲礦產巨頭競爭。對中資船東而言,該購船交易將為中海帶來穩定營業收入,並有助於其穩定在VLOC市場的領軍地位。
中國力爭航運定價主導權
去年九月出台的《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國貨國運,促進了船東之間的合作、船東與貨主之間的合作,加強了中國整體在大宗商品航運中的話語權,中海與中遠成立的合作公司及其與淡水河谷的簽約便是其中一例。現國有航運公司承運量佔中國鐵礦石進口量仍不高,類似的中外合作關係仍會繼續出現。國際大宗商品供應商和航運巨頭很快將會發現,淡水河谷式的與中國合作將會成為業務復甦契機。中國需要穩定的大宗商品供應和定價主導權,而供應商需要與全球其他同業競爭,識合作者方能挨過嚴冬。■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