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各界四式治「激」 要罰要教要溝通


放大圖片

部分年輕人最近的激進行為敲響社會警號,如何扭轉這種不健康的情況,成為教育界的當務之急。各界專家提出四大建議,包括學界應明確、具體執行規章、加強互聯網和資訊分析的教育、靈活調動公民教育的時間表,以及建立溝通平台。專家認為,四項措施可讓學生明白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學會客觀思考分析,校方亦可作適當指導,讓學生發表意見。

執行校規顯阻嚇效果

面對部分年輕人言行變得粗鄙偏激,香港心理學會會長鄭健榮強調,教育界應明確執行其規章或校規,讓違規的學生明白其必須承擔的後果,及粗口辱罵他人屬語言暴力,是社會及學校所不能接受的,「社會一定要有共識,讓這些規範建立起來」,以作阻嚇,否則分化現象只會愈來愈嚴重。

由於互聯網對年輕人的影響力強大,青協媒體輔導中心單位主任吳錦娟建議,學界可從小學開始加強互聯網教育,訓練學生的批判能力,協助他們有系統、多角度地分析從不同途徑接收的資訊,學會客觀思考。

面對面溝通拉回現實

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亦指出,時事議題變化多端,學校如何因應當前情況向學生作出適切的輔導尤其重要。她表示不少學校早於開學前已編排好於早會和周會進行公民教育的相關題目,難以按需要作出調動,故建議學校可騰空部分時間表,靈活因應議題調動作針對性指導,減低學生受偏激輿論影響的機會。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社會科學及教育部總監崔日雄則認為,學界可從提升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茪漶A建立面對面的溝通平台,把學生從網路世界帶回現實,「讓他們面對面與人討論,這是一個涉及眼神、言語的互動交流過程。即使大家意見不一,也可以學習如何客觀、理性地溝通,而不單是坐在電腦熒幕前發表自己的意見。」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子優

相關新聞
憤青是如何「煉」成的? (2015-05-26) (圖)
後患無窮:「佔」禍促極端化 錯事竟「合理化」 (2015-05-26)
各界四式治「激」 要罰要教要溝通 (2015-05-26) (圖)
特寫:目睹罵母女擾民 反思「反水貨」 (2015-05-26)
特稿:「爛仔文化」校園肆虐 皆因社會德教淪落 (2015-05-26)
新興國「水浸」 「炒窗v藝術品 (2015-05-25) (圖)
近年中國買家大宗交易(部分) (2015-05-25) (圖)
生力軍全力「購殺」 拍賣行出招搶客 (2015-05-25)
收藏家新體驗 網上先租後買 (2015-05-25)
藝術品屢創天價 揭示貧富差距 (2015-05-25)
價格存「水分」 新末日博士:有可疑 (2015-05-25)
溫州「炒股大學」 學生零花錢 炒成公司老闆 (2015-05-25) (圖)
李莉:從門外漢變身股評師 (2015-05-25) (圖)
舊生唐晟:掌控資金流超億公司 (2015-05-25) (圖)
朱宏:在炒股中學習人生哲理 (2015-05-25) (圖)
話你知:溫大城市學院 (2015-05-25) (圖)
大陸引水 「解渴」金門 (2015-05-22) (圖)
晉江龍湖水質佳 30萬人飲用 (2015-05-22) (圖)
長年水荒 金門發展受掣肘 (2015-05-22) (圖)
特寫:「圍頭新娘」將飲上故鄉水 (2015-05-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