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現代學生畢業會拿到一張文憑,用以證明學歷,而古代的文憑則是等同現今的身份證。 資料圖片
今天學生畢業或修讀一項專業課程完畢,學校頒授一紙文憑,是學歷的證明。
「文憑」和「證書」互通,例如「文憑課程」也可稱為「證書課程」,但「證書」是近現代的用法。在繁簡字通變之下,現在很多時「證書」與「証書」互通。
「證」、「証」兩字的應用,早出於戰國時代。「證」是證明、證實、驗證,也有諫的意思,「證據」則在晉代已出現。「証」本義是諫正的意思,到了清代以後,也可解作「證據」,因為「証」字已變成「證」的俗字,見於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註:「 今俗以証為證驗字。」
唐代李德裕《會昌一品別集.王智興度僧尼狀》:「勘問惟十四人是舊人沙彌,餘是蘇常百姓,亦無本州文憑,尋已勒還本貫。」可見唐代居民都有州發的身份證明文件,是為「文憑」。
「輸錢」即交稅 古今大不同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征榷》:「重和元年,以臣僚言,凡民有遺囑並嫁女承書,令輸錢給印文憑。」這裡的「輸錢」並不是賭博的輸錢,古代「輸」可解作繳納,尤多用於納稅。中國傳統,遺產不會分給外嫁女兒,這裡的意思是如果有人立遺囑指定外嫁女兒有承受財產者,都要繳交費用,由官府蓋印以為憑證。
香港俗語,「文憑」又稱「沙紙」。香港前為英殖民地,中英語混雜,「沙紙」是英文 certificate(文憑)諧音簡化而成。
■資料提供:商務印書局
書籍簡介:本書精選一百三十七個俗語,大多是常用而又富有趣味的廣東俗語。書中巧妙地通過現代生活的語境,引出俗語,然後追溯看似粗俗的口語在歷史上的根源,解釋俗語在漫長歷史中的演變,探討其古今用法。作者同時列舉大量俗語背後的故事,用貼近生活的例子說明俗語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義。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