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武則天為反貪發明漢語大寫數字


放大圖片

■「大周故郢州刺史楊府君之碑」是極為罕見的有則天新字的碑刻。(本報陝西傳真)

記者在陝西乾陵博物館「武則天時代」主題展看到,武則天為反貪還發明了漢語大寫數字。漢字中,本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的數字,又出現了「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的大寫數字。這些字最早出現在武則天的《岱岳觀造像記》碑中。據清末明初學者,理學家顧炎武所著的《金石文記‧岱岳觀造像所樹立的記》記載,《岱岳觀造像記》是武則天朝所豎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寫數字。顧炎武考證說:「凡是數字作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製字。」作為開天闢地的第一位女皇,不但把唐的國號改為周,也製造出很多漢字,這些漢字大多被她身後的學者給「肅反」從而淹沒了。流傳至今的,除了有名的「曌」字等18個字外,也就剩下上述可以防止塗改的大寫數字了。

相關新聞
西安碑林頻現「則天新字」女皇文化新政探秘 (2015-06-03) (圖)
武周墓誌均含則天新字 (2015-06-03) (圖)
新字入佛經 遍傳全國 (2015-06-03) (圖)
則天新字歷史意義尤為重要 (2015-06-03) (圖)
武則天為反貪發明漢語大寫數字 (2015-06-03) (圖)
第二屆「石景宜博士杯--華夏書畫創作大賽」面向全球徵集作品 (2015-06-03)
湯祝萍:沈繡之美,中西藝術交融的無盡 (2015-05-30) (圖)
小知識:沈繡由來 (2015-05-30) (圖)
記者手記:文博會,讓文化人致富 (2015-05-30) (圖)
走東走西:報紙末路 (2015-05-30) (圖)
「北京行」作品在京展映 (2015-05-30) (圖)
出去走走,共探香港藝團的百年發展大計 (2015-05-27) (圖)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015-05-27) (圖)
PAY FOR THE FREE SHOW (2015-05-27) (圖)
「一新美術館」開幕首展 從傳統藝術中尋真求新 (2015-05-27) (圖)
80後收藏家曹荻明 用小文玩詮釋中國大文化 (2015-05-23) (圖)
出身世家不驕 學藝一絲不苟 (2015-05-23) (圖)
市場觸覺敏銳 推廣百姓收藏 (2015-05-23) (圖)
慧眼識真:鑒別沉香三大要領 (2015-05-23)
慧眼識真:鑒別紫檀四大實驗 (2015-05-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