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解鈴還須繫鈴人


梁立人

特區政府將於本月中旬向立法會提交政改方案,預計不遲於19日就要表決。長和系主席李嘉誠開腔明言,政改不但是政治問題,亦涉及民生,一旦不獲通過,所有港人都是輸家,拖累香港經濟、民生,呼籲「泛民」「諗清楚」。即使另有圖謀的西方勢力,歐盟12國駐港領事也按捺不住,直踩入立法會大樓,與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等會面,討論政改,遊說「泛民」「袋住先」。但反對派仍然發動反對政改的遊行宣傳行動,反對政府的政改方案。

照理說,無論是天意、民情還是大勢,都傾向通過普選方案,反對派議員應當從善如流,來個華麗轉身,玉成香港人足足一百年才盼來的民主盛事。然而,少數反對派議員卻鐵了心,不願改變初衷。反對派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更聲稱,政改方案「袋住先」只會得不償失,市民應堅持到底爭取「真普選」云云。反對派之所以強調會否決普選,其理由不外乎只有三個:一、普選方案不能讓市民有真正的選擇;二、中央政府堅持「8.31」決定,寸步不讓,有損「泛民」自尊;三,普選方案「袋住先」,會變成「袋一世」,寧願玉石俱焚。

面子是人家給的,架是自己丟的,本來,中央政府一直以禮相待,說話客客氣氣的,希望反對派有所理解,大家和氣收場。然而,反對派似有所恃,開口否決,閉口玉石俱焚,聲大夾惡,毫無自知之明。俗語說,舌頭是軟的,各說各話,各有各的道理,向冥頑不靈的人講理根本是對牛彈琴。倒不如擺明車馬,當頭棒喝,讓他們睜開眼睛看看這是誰家的天下,不要再以為整天發白日夢才是實際的。

事實擺在眼前,香港政改不但是香港內部事務,而且是國家與西方勢力較勁的一環;西方勢力企圖在普選特首中,推上一位在香港的「代理人」,繼續為西方社會效力或「發聲」,以收牽制中國崛起之效,如此顯淺易見的圖謀,又能瞞得了誰?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日前已說得很清楚:「行政長官普選制度設計,就是要把和中央政府對抗的人排除在外,不僅要限制他們『入閘』、阻止他們『出閘』,即便他們僥倖當選,中央也會堅決不予任命。故此,全國人大常委會『8.31』不能撼動。」王光亞的直言,難道還不足以令反對派知難而退嗎?

反對派口口聲聲說若普選方案「袋住先」會變成「袋一世」,只是自欺欺人的謊言,因為基本法早已說得一清二楚,香港政制發展會按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就算有人想「袋一世」也是不可能的。那甚麼時候反對派才有機會參與香港的核心管治呢?問題其實很清楚,解鈴還須繫鈴人,因為今日行政長官普選制度設計,就是要把和中央政府對抗的人排除在外,只要反對派洗心革面,跟企圖顛覆社會主義的西方勢力一刀兩斷,成為忠誠反對派,那他們自然會成為13億人中的一員,同心同德為香港繁榮、中華民族復興而努力。

政改方案表決時間快到了,留給反對派的時間已不多了,順應民意還是逆天而行,當民主見證者還是當民主罪人,對抗中央政府還是支持「一國兩制」,天堂與地獄全在一念之間。西方雖好終非久留之地,何不懸崖勒馬,回到13億同胞這一邊呢?轉身之後,縱然看不到灰蒙蒙的自由神像,聽不到喧嘩的搖滾樂;但卻可以看到陽光燦爛的萬里長城,聽到黃土地上的笑聲,坐上世界聞名的高鐵,暢遊大江南北,不亦樂乎?

相關新聞
中央何以衷心希望立法會通過普選方案? (2015-06-08)
反對派落區宣傳行動自曝其醜 (2015-06-08)
廿四味:解鈴還須繫鈴人 (2015-06-08)
反對派否決政改是為理想還是為私利? (2015-06-08)
港人從沒如此接近普選特首 (2015-06-08)
若普選落空動搖國際投資者信心 (2015-06-08)
國家興旺中小企有責 (2015-06-08)
盡早成立創新及科技局 (2015-06-08)
歐洲民主發展經驗證明 普選沒有「國際標準」 (2015-06-06)
反對派應權衡利弊作出支持政改明智選擇 (2015-06-06)
反對派不要「拜錯佛」 (2015-06-06)
反對派朋友該放棄綑綁了 (2015-06-06)
政制向前 循序漸進 (2015-06-06)
歐盟領事建議有理有據 落實普選符各方利益 (2015-06-05)
廿四味:「羅37」有何資格講普選? (2015-06-05)
議員投票取向 是對「一國兩制」支持與否試金石 (2015-06-05)
「泛民朋友」 你們明白嗎? (2015-06-05)
顧全大局挺普選 (2015-06-05)
支持普選特首 青年應理直氣壯 (2015-06-05)
南海方略: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 (2015-06-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