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衍榮
「老闆貴姓?」
「賤姓刁,刁德一的刁。」
「哦,今年......?」
「五十九啦。」
「老家......?」
「麻城。窮地方。去過?」
「去過去過。那裡有座山,也叫龜山,比漢陽龜山高多了......」
麵窩攤前,趁着排隊等候的時間,我主動與老闆攀談起來。
這位刁老闆方面闊嘴,膀大腰圓,看上去怎麼都不像是個年近六旬的老漢,頂多也就五十出頭的樣子。他一邊朝油鍋裡下着漿料,一邊迅速翻動浮起來的麵窩,忙而不亂。
同齡人多為下崗職工,我以為他也是,便問原來是哪個單位的?他說:「沒得單位。」我有些詫異。
刁老闆赧顏一笑,說:「我是從麻城鄉里上來的。讀書『不中神』(本埠俚語:不行),也貪玩,等到醒過神來,已經晚了。高中沒有考取,奶奶問我,是願意留在屋裡(鄉下)種田呢?還是想到漢口去混?我這人腳野,就像阿慶嫂老公一樣。我就對奶奶說,想去漢口混。」
我估摸他初中畢業時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個時候一個沒有城市戶口的人,想進城去當什麼「飄」,談何容易!
我說:「那可不容易啊!說句你莫見怪的話,就是想吃屎,恐怕還沒得人屙呢!」
「是啊是啊。」刁老闆說:「所以我奶奶就說,漢口是個青石板,寸草不生,要想去那裡混,得有點板眼呢!」
我附和道:「點把點(小而少)板眼,怕是不中神咯!」
刁老闆說:「我一個十幾歲的,能有個什麼板眼?沒辦法,只好當學徒,學手藝。好在有個落腳的地方,就是這裡。這房子是我奶奶娘屋的私房,現在落到我手裡,成了我的家。」
我這才注意到這間不起眼的舊房子。
這是一間被高樓大廈包圍着的庭院式建築,南頭的院子十分破敗,堆了些爛板子;院子北面是兩層結構的小洋樓,成色尚新。院子大門臨街,當門擺着一個用汽油桶改成的燒柴爐子,爐子放在改裝的手推車上,幾乎將大門完全堵住。大門旁邊,一棵枝繁葉茂、形體可人的老樟樹,從院牆上專留的窗口探身穿過。
一望而知,這「院子」屬於變更性自行「擴建」,之所以保持破敗相,當是防「拱」(因嫉妒而幹損人不利己的勾當)所為;而側面的「小洋樓」則明顯是發了點小財後的鳥槍換炮;至於機動性很強的「車載爐」,不外乎便於流動,對付城管。從結構到做派,從外表到內在,整個一小市民。換言之,生活在當下這種環境裡的人,除了飯碗和發財兩大主題外,還能有什麼脫俗追求?
於是我問道:「就學這炸麵窩的手藝?」
「是啊,俗話說荒年餓不到手藝人。而且(學炸麵窩)還有一個好處,成天跟糧食『打搞』(本埠俚語:打交道),至少不會餓死。」
我饒有興味地問:「那,手藝學到家了嗎?」
「學不學到家不好說,但八九成還是有把握的。」刁老闆感嘆道,「說起來是跟着親戚學,可人家只讓跟着幹,關鍵的地方不『過竅』給你......」
印象中,好像炸麵窩也不需要什麼技巧,我便說:「還蠻大個巧?」
「怎麼沒得巧!」我的小看讓刁老闆加重了語氣,「莫看就這個麵窩,它有配方,不僅有配方,熱天、冷天還各不相同。」
一聽此言,我好生驚訝,沒想到一個破麵窩,無非大米加黃豆,居然還有什麼配方,還熱天、冷天各不相同,真是聞所未聞!
「還有,」刁老闆繼續說,「你在哪裡做,你就得了解那裡住的人,因民族、文化、風俗、習慣不同會有不同的口味,然後根據這些調整配方......」
乖乖,如此下神,豈不做成精了?整個烈士街,長不過二百來米,賣早點的卻多達五六家,炸麵窩的也有三家,難怪這裡要排隊,媳婦也老誇這家麵窩好吃哩。
由配方我想到火候,見別家都用炭爐子,唯獨他用柴爐子,就問這是不是也有講究?
刁老闆沒有正面回答,只說想想為甚麼用土灶(燒柴的)炒菜好吃就會明白。難怪他滿院子堆着爛傢具之類的柴火,原來不單是為了節約成本。
看來,刁老闆的確板眼過人。見一大腳盆漿料做得差不多了,我便問他每天做多少,都賣到什麼時候?
刁老闆說:「就兩腳盆,一般做到九十時,頂多十一時,再晚就到中午無人買了,我也不想做了。」
那麼,業餘時間都幹什麼呢?刁老闆說,除了備料外,就是看書和聽戲。
「不打麻將?」
「不打不打,沒那個興趣。」
我問他都看些什麼書,愛聽什麼戲?刁老闆說,他看的都是些「雜把鬧火」的閒書;戲呢,喜歡聽點京戲,像《智鬥》(《沙家浜》選段)就愈聽愈過癮。他還說自己愛戲有點家傳,爺爺年輕時就是唱戲的,奶奶是戲迷,十七八歲跟爺爺從漢口私奔到麻城......
呵呵,見他生意如此紅火,便問他想沒想過擴大經營,比如開連鎖店什麼的?
刁老闆呵呵一笑,反問道:「就憑這點雕蟲小技?」
我說:「看你這麼下神,那可不是一般的雕蟲小技喲!」
刁老闆笑笑說道:「我這人愛自在,不喜歡被人管,尤其怕給錢當奴隸。『終朝只恨聚無多』累不累?曹雪芹批得對啊,唐朝宰相張說也在他的《錢本草》裡說過『入不妨己謂之智』。成天挖空心思弄錢,弄多了難免『妨己』,不是自己想心思,就是別人想你的心思,『智』在哪裡?錢永遠賺不完,也永遠賺不夠,夠用就行了。就說這麵窩吧,一旦鑽進錢眼裡,還能不偷工減料,摻水做假?」
刁老闆這番話並非什麼驚人之語,但一個市井小販能有如此見地和胸襟,怎麼說都是難能可貴的。
「巧的是手藝,不巧的是誠信。」刁老闆說,「寸草不生,遍地黃金,青石板上討生活,說難也難,說簡單也蠻簡單......」
買罷麵窩往回走時,我還在想,這算不算是大國小販的人生追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