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我自年輕時已喜歡收集,數十年興趣未減。無論郵票、紙幣、錢幣皆在收集之列。如果說我有財產,就是這些收集品。其中可能有不少珍品,或者價值連城。可惜我已無力去進行整理,而兒孫輩皆沒有繼承此嗜好者。現在他們的興趣都集中在看網上資料,大大小小都是低頭族了。
數月前匯豐銀行發行一百五十周年紀念紙幣,我也前往申請,湊興而已。不料竟中標,我的胃口不大,只申請三份單張和一份三連張而已。
數月前已經付了款,到了六月九日,通知領取紀念鈔時間。問及可否持單據及身份證由人代領,答稱非親自「光臨」不可,只好勉強前往。
年老力衰,央請秘書陪同前往,到埗時人山人海,約有數萬人在灣仔會展中心前後,排成長長的人龍,幾乎只見龍頭不見龍尾。隊伍排至灣仔的行人天橋,蔚為奇觀。
見此情景,我頗有退意。好在秘書前往詢問銀行工作人員,說年邁長者,可否照顧一點。答稱可以,於是引至另一門前,可乘電梯直上,再排一個短隊。大約半小時光景,便可進入領取房間。
進內再排一會,便有工作人員要了身份證和領取證,「驗明正身」,便可取得「戰利品」。
但出路仍是漫長的路,好不容易,兜兜轉轉,才出到玻璃大門。
但門外已被大批「黃牛黨」佔領,不讓出路,呼呼喝喝,在那裡與取得新鈔的討價還價,見我不是出讓者,頗露敵視眼光。好不容易殺出一條生路,才由司機接應回家,此時已是滿頭大汗,疲憊不堪。
竊以為銀行當局為甚麼不能更好分流?該行有近百分行,是否可以分區分日分時安排去分行領取?如害怕領取者擠滿分行,影響業務,也可以分時分地分流。
大概銀行方面有意製造這個數萬人排隊的奇觀,以收宣傳之效。但我等長者,則受苦受難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