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野秋
高考是每年的話題中心,高考作文即是中心的中心。正如颱風,不管外圍變化多麼劇烈,颱風的中心總是不變的,看上去波瀾不興,實則暗流湧動。
幾十年來作文的規則中有一句鐵打的提示: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前幾年某些省份破了下規矩,冒出了幾首讓人稱羨的詩歌,也發現了幾個寫作能手,但後來又偃旗息鼓了。
有一個疑問一直想問,高考作文為何如此懼怕詩歌?
中國是詩歌大國,打開文學史,是從《詩經》開始的。從古風而格律,唐詩宋詞元曲,直至現代產生的白話自由詩,一切都昭示咱們的詩歌底蘊。可是,今人離詩歌愈來愈遠確是事實,不過,遠到把詩歌排除在「文體」之外,真的有些讓人詫異。既然是「文體不限」,又為何「詩歌除外」?可見,當今的教育部門已經把詩歌逐出文體之外。
這問題就有些嚴重了。
在我看來,高考之所以懼怕詩歌,與其說是教育界的無知,不如說是他們的低能。因為教育界的回應,最核心的理由是:詩歌很難標準化,很難判卷。
理由貌似成立,但經不起細究。
假定我完全承認他們這兩個理由,那麼,問題恰恰也就隱藏在這兩個理由其間。
第一個理由:很難標準化。這是實情,讓一首詩歌標準化確實很難,而且如果真的做到了標準化,詩歌也就死了。可是再深追一句:文章就可以標準化嗎?但今天的高考,豈止作文,所有的試卷都標準化了,都把回答簡化成打勾或打叉。非黑即白式的判斷正在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思維陷入簡單化、機械化。
這種「理科思維」如果僅用在數理化的工具性學科,似乎弊端還不明顯,但用於人文學科卻是大大的謬誤。文史哲教人的是世界觀乃至宇宙觀,是形而上的。你無法讓思想的表述精確到小數點,同樣也無法把複雜的思緒納入A或B兩個簡單的選項。雖然我們有作文課,但我們依然想把文章納入標準化,文章便肢解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那些奇妙的想像、大膽的字句都被扼殺殆盡。如此標準化的考試模式,怎能不懼怕天馬行空的詩歌?
第二個理由:很難判卷。這又觸到了痛處,但不是考生的痛,是考官的痛。
考官判一篇作文的時間,平均一分半鐘,也就是九十秒。試想九十秒鐘的時間,八百字都無法從頭讀到尾,更沒法品味,只能憑事先擬好的判卷標準,一目十行地掃描「關鍵詞」,這種連普通文章都難以盡閱的判卷方式,怎麼能評判得了文字之巔的詩歌呢?今天的教師們,其實都經歷過高考,他們已經被標準化訓練得乖巧,對詩歌早就有隔膜,恨不得剔除乾淨。如果不是教學大綱上還有古詩文的背誦要求,他們是不想提「詩歌」的。所以這個理由只能證明,我們的考官們集體不及格。
高考語文怎麼考?我的觀點是,首先把語文試卷比重顛倒過來,作文佔七十分,古文閱讀理解佔三十分。因為所有的語法修辭和字詞句,都是為寫文章服務的,學語法是手段,寫文章是目的,寫不好文章,一切語文知識等於零。一篇文章足可把現代語文全部檢閱了。古文閱讀理解,是為考生奠定養分,與傳統文化割裂。如果排除了這些細枝末節的語文知識,作文判卷的時間將會成倍增加,作文才能得到應有的關注。在如此情形下,詩歌才可能走進作文。這也正是回到人文教育的「原點」。
只是不知道,面對這個陌生的「原點」,當今的老師是否比學生更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