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華峰接受《香港傳真》專訪。
【編者按】由中國新華電視控股有限公司出品的《香港傳真》, 聚焦香江熱點話題,對話新聞當事人。《香港傳真》每周日晚7時30分透過中國新華電視中文台(香港地區:nowTV 369頻道)播出。本報逢星期一獨家刊載文字版節錄。
香港傳真WeChat ID:cnchktv。
6月底至7月初,內地和香港遭遇股災,不少投資者在遭受損失的同時,對未來如何投資有猶豫。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接受《香港傳真》專訪時表示,今次股災並非不可避免,也並非是國家經濟和政策出了問題,而是過度槓桿操作引起的。
張華峰解釋,投資者對於內地股市過於看好,於是產生過度借貸買賣股票的現象,1: 9槓桿隨處可見。「但是借貸買賣是經不起任何風險的,只要有人動一動,股市下跌就會有骨牌效應。」
他以香港為範本,表示香港金融市場成熟,高比例槓桿投資情況如今並不多見。「香港實行自由市場體制,也顯示出香港的價值,我們在制度上就不會令股市太過槓桿化,也不會允許證券行以如此高的比例做借貸的方式買賣股票。」
對於港股為何跟隨內地股市大起大落,張華峰分析,表面上與內地和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有關,但並非制度上的關係。「內地不少股民投資港股,但因近期救市採取了很多不尋常手段,令股民在內地股市持有的股票無法套現,因為香港市場是沒有停牌的,所以引發他們大量拋售港股的情況。」
中央救市非過度干預
對於國家救市,有人認為是過度干預,不利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張華峰對此有自己的看法。「當一個市場脫離正常軌道,已經偏離方向,因為個別人或者股民的情緒導致比較不合理的情況出現時,中央出手去救市,讓市場回歸正常,這個手法不能批評為過度干預市場。」
張華峰亦承認,行政救市手段不可常用,需要視乎情況而定,且待市場穩定之後,便須馬上恢復自由市場體制。
投資者應善用「互聯互通」
對於未來投資方向,張華峰建議,內地投資者應繼續善用「互聯互通」機制,接觸海外金融市場。「無論是深港通或滬港通,他們能夠接觸海外金融市場,可以判斷海外上市公司的優質股票,能夠接觸香港的投資管理文化,我相信這對內地投資者有很大幫助。」
張華峰期望假以時日,內地投資者逐漸樹立理性的投資觀,勿把投資當作投機,或許可達到雙贏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