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交響樂團的樂季已過了約莫一半,我聽了一共四場音樂會,到十月時,小交會到法國和瑞士演出,十月底回香港就有「彭德雷茨基與蕭斯達高維契」的重頭音樂會(同期香港管弦樂團,有艾遜巴赫指揮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同樣吸引)。既然已在半路中途,不妨在這裡略為評論回顧。
小交新樂季的首場音樂會,是韓國統營國際音樂節的最後一場演出,四月初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小交的部分成員,加上多個樂團的樂手,組成統營音樂節樂團。由於音樂節有韓國的文化背景,演出以著名韓裔作曲家尹伊桑(Isang Yun)的《禮樂》(1966)開始,尹伊桑曾被韓國特工綁架,經歷頗為傳奇,但他的音樂似乎甚少在香港演出。音樂會的重點,是名家甘祈頓(Gidon Kremer)演奏西貝遼士的小提琴協奏曲,甘祈頓年近七十,早已過了高峰時期,當天他的演出水平實在未如理想,音量不足(第二樂章是明顯被蓋過了),也相當呆板,到第三樂章才略見一點點起色,但更好的是Encore作品:Igor Loboda的Requiem for Ukraine,甘祈頓並未在韓國和日本演出這首沉鬱的新音樂作品,也許他看到在香港演出的意義吧。
六月初,林敬基指揮、索科洛夫(Valeriy Sokolov)演奏巴托克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對於當晚音樂會的印象就是沒有冷氣,而下半場的舒曼第四交響曲,算是情感奔放,但音色略為單調。
七月尾,葉詠詩指揮、艾白娜(Veronika Eberle)演奏蕭斯達高維契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音樂會先有鄺展維的新作《黑夜之前》,作品的泛音運用相當細緻,音色通透而充滿變化,慢慢才通向激昂,引人入勝。至於艾白娜的演出,相當有力,幾乎是用斧劈的姿態運弓,她的音色響亮,同時又充滿激情,她將蕭斯達高維契奏得像柴可夫斯基一般。音樂會下半場是西貝遼士的《藍敏凱寧的傳奇》(Lemminkainen - Four Legends),經常聽到的只是第二首《圖奧奈拉的天鵝》(The Swan of Tuonela),但當晚是奏出全套四首的組曲。演出方面,表現相當平實,不走戲劇化路線,但這首作品大概不是西貝遼士最出色的作品,最後一首《藍敏凱寧的回歸》(Lemminkainen's Return)也略欠活力。
八月初,小交和聲蜚合唱學院及2015青年合唱團,合作演出巴赫的畢生力作《B小調彌撒曲》,由年過八旬的德國指揮家里霖(Helmuth Rilling)指揮。由於作品的難度比一般古典時期的作品高,而合唱團保持之前的水準,可以說他們又有進步了。
《B小調彌撒曲》的合唱並不簡單,巴赫展現了最上乘的賦格對位法與和聲法,《慈悲經》是五聲部合唱,《聖哉經》是六聲部合唱,而《和撒那》更是八聲部合唱,但合唱團的演出由頭到尾都是條理井然,位置清晰,只是有時演唱得比較刻意,有位置感但欠了一點寧謐的沉思,且看年底聲蜚合唱節的巴赫《聖誕清唱劇》(Christmas Oratorio)音樂會,能否保持水準,甚至有所突破了。■文:鄭政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