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沈約在史學和文學領域都饒有建樹。網絡圖片
王兆貴
在南朝的歷史上,提起沈約來,可以說大名鼎鼎。不僅因為他歷仕宋齊梁三朝,協助蕭衍登基稱帝有功,更因為他在史學和文學領域都饒有建樹,被譽為詩文兼備的「一代辭宗」。著述有《晉書》百一十卷,《宋書》一百卷,《齊紀》二十卷,《梁武紀》十四卷,另有《邇言》十卷,《謚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以及《四聲譜》等,可惜的是,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博通群籍、著述頗豐的文壇領袖,卻赤足拜在一名叫裴子野的晚輩面前自嘆弗如。那麼,這位叫裴子野的後起之秀是何方神聖,何以能讓沈約感到害怕呢?
讀過《三國志》的人,對裴松之的名頭當不會陌生,他為《三國志》所做的補注,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歷來為史學界所推重。但對其曾孫裴子野的事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裴子野出生在史學世家,聰穎早慧,勤奮好學,少年時代就以能書善文聞名鄉里。步入仕途後,裴子野為官廉明,清高自守,克勤克儉,宅心仁厚,寧肯自家忍受飢寒,也要把朝廷的俸祿分攤給生活困難的親友,為時人所敬重。他於文史方面的才華,也備受朝野稱道。西北邊境有兩個遠邦,一曰白題,一曰滑國。那一年,這兩個國家派使者來朝進貢。由於疏隔多年,朝裡無人知其來歷。裴子野卻能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於是,皇上便命令他撰寫《方國使圖》,對鄰邦小國廣述懷來之盛。由於學識淵博,文思敏捷,他受命起草文稿時,通常是胸有成竹,一揮而就。文字簡練樸實,筆勢雄渾大氣,同僚無不歎服。皇上深為讚許地說,看你樣子這般羸弱,文章卻寫得如此豪壯。自此而後,朝廷的符檄文書,均由裴子野起草。在梁武帝的高度信任下,裴子野由著作郎掌國史,不久又兼中書通事舍人,成為任昉之後赫赫有名的「南梁一支筆」,並形成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文人集團。同裴子野交遊的學界名流,如劉之遴、肖勱、張纘、劉顯、殷芸、到溉等,即便資歷勝其一籌,也都賓服他的學識。他們在一起切磋古籍時,每遇意見不合,「咸折中於子野」。
裴子野的曾祖父裴松之,宋元嘉年間受皇帝之命續修宋史,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子野常想繼續完成祖先遺業。及至齊武帝永明末年,沈約受命編撰的《宋書》問世。在這部皇皇百卷的史書中,沈約夾雜了一句不恰當評語:「松之已後無聞焉」。 意思是說,松之身後,裴氏家族就再也沒出過什麼人才了。這樣的斷言,裴子野看了自然不忿,就更加激起了他重修宋史的慾望。於是利用辭職為父守喪之機,在《宋書》基礎上刪繁就簡,撰寫出《宋略》初稿。到得梁武帝時期,又作了進一步修訂。這部卷帙僅有《宋書》五分之一的史學論著,「敘事評論多善」,成書後博得朝野上下一致讚賞。其中有一句話說,「戮淮南太守沈璞,以其不從義師故也」。沈約讀過《宋略》後害怕了,光蚋鸗}到子野的住處謝罪,請求雙方消除誤解和怨恨。並就子野的著述發出感歎說,我不及他啊。
這件事,《南史.裴子野傳》記述得非常簡約,原文還不到三十個字,可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和包涵的隱情卻很微妙,也耐人尋味。通過對《南史》的全面解讀以及後人的諸多考證,至少能讓我們從中看出三個問題。
第一,沈約所編《宋史》,是根據何承天、徐愛等所著宋史舊本續撰而成,上溯至魏晉時期,列傳於豪門世族,鋪陳及詩書禮樂,收羅了大量原始史料,特別是在文史兼融方面,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冗長繁雜是實,可取之處居多。既沒有一些史學家說得那麼好,也沒有一些史學家看得那麼壞。其突出缺點是對政權鼎革之際的史實,在記載上多有回護,是謂曲筆。
第二,裴子野重修宋史的初衷,雖說是出於完成祖先遺業的願望,但促使他付諸行動的直接動因是對沈約評價之不忿。這一點,書中沒有說破,但引述「松之已後無聞焉」這句話本身就含有這層意思。否則,在已有完整《宋史》行世的情況下,為何還要花功夫另搞一部《宋略》呢?重修《宋略》目的,除化繁為簡外,無疑包含蚢鵅m宋史》中的不如人意之處作出矯正。
第三,裴子野撰《宋略》時,頭腦是清醒的,力求公正無私,不夾帶個人恩怨,還原歷史真相。所以,書中有意提明:「戮淮南太守沈璞,以其不從義師故也」,即:淮南太守沈璞被殺,是因為他不逢迎孝武帝劉駿的緣故。沈璞是誰呢?沈約的父親。這一點,沈約看後心裡當然明白。他為官期間政聲、文名雖高,未免有些趨炎附勢,想必是從反面接受了他老爸的教訓。
總而言之,沈約之所以害怕了,並赤足到裴子野府上去謝罪,不僅僅是因為後生可畏的緣故,其實是涉及到家族之間的恩怨,並擔心於後世留下不良影響。須知,當時的裴子野才四十歲左右,而沈約已快七十歲了。沈約宦海生涯這麼多年,為求善終,當服人處且服人,這一點還看不破嗎?這兩人後來交集如何,史書上沒說,我們不得而知。據《南史》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七所述,沈約「自負高才,昧於榮利,乘時射勢(有版本記作藉勢),頗累清談」,曾為梁武帝所疑忌和嫌棄,以至憂懼而死,時年七十三歲。有關部門請示擬給沈約謚號為「文」,梁武帝說,「懷情不盡曰隱」,遂改為「隱」。裴子野六十一歲那年病死在任上,梁武帝流涕悼惜,褒獎有加,贈賻若干,賜謚為「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