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若蜉蝣:寫作:走入迷宮


葉 輝

法國小說家兼導演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論寫作,有此「洞穴之喻」:「你身在洞裡,在洞底,幾乎全然孤寂,發現只有寫作能拯救你。對一本書要寫什麼主題全無概念、全無想法,便是要再度回到書前面對書。一片廣大的空無。一本可能的書。面對無物。面對某種類似生活的東西,赤裸的寫作,一種必須克服的可怕的東西。」

這番話,其後被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借用為《與死者協商》一書眾多的引述之一。

在《與死者協商》中,阿特伍德大量引用作家及詩人的名言及故事,才輾轉論說與寫作相關的話題,她寫道:一位作家最常被問到三個問題,「發問的人包括讀者以及他們自己:你是為誰而寫?為什麼要寫?這念頭從何而來?」也許每一位作家都一如杜拉斯所言,身在洞底,面對無物,唯一能拯救自己的,就只有問因由而持續書寫下去。

不斷引述,也許就是阿特伍德的自救之道,比如她引述加拿大詩人詹姆斯瑞尼(James Reaney)早期的一篇短篇小說:「敘事者看茤f妹一邊拼字,一邊餵雞,每撒一把飼料就拼出一個字」,敘事者於是有此說法,「我常納悶,她是在給天上的誰寫信。」

思考問題的不是可能的讀者,而是作者,從中尋索可能的動機,此所以她寫道:寫作的感覺「就像走進迷宮,不知道裡面藏茪偵簼Ы~。有人說像在隧道中摸索前進」,也許「有人說像置身山洞--她可以看見開口處的光亮,但自己處在黑暗之中」,也許「有人說像置身水中,在湖底或海底。有人說像置身於漆黑的房間,獨自摸索,必須在黑暗中重新擺設傢具,全都整理好之後燈光便會亮起」。

寫作的感覺因人而異,有人或者會說,感覺就好像是「在清晨或黃昏涉水渡過深河」,也有人說「像置身於一間空房,房內雖空但卻充滿了位說出的字詞、充滿了一種低語」,亦有人說「像跟一個看不見的生物或東西扭打」,或者「像坐在舞台劇或電影開場之前的戲院,空蕩無人,身在其中就只能耐心忍受寂寞,等待人物及情節出場」。

寫作乃進入迷宮的歷程,作者永遠身在迷宮:「阻礙,蒙昧,空洞,迷途,暗影,漆黑,常常還加上一番掙扎或一條路徑、一段旅程--看不見前面的路,但感覺到有路可以前進,感覺到前進的行動本身終究會讓你看得清」,阿特伍德指出在許多人對寫作歷程的描述中,那大概就是共通的元素,讓她想到四十年前,「一名醫學院學生對我形容人體內部的話:裡面黑漆漆的。」

阿特伍德因而認為,寫作的全部秘密在於戰勝黑暗(否則就遭黑暗吞噬)--如此歷程或許就是「有關黑暗,有關一種想要進入黑暗的慾望甚至強迫感,並且,幸運的話,可以照亮那黑暗,從中帶些什麼回到亮處」。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沈約為何害怕了? (2015-08-26) (圖)
書若蜉蝣:寫作:走入迷宮 (2015-08-26)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十):唐代詩僧寒山(之四) (2015-08-26) (圖)
生活點滴:韓大叔的晚年生活 (2015-08-26)
豆棚閒話:枸杞物語 (2015-08-26) (圖)
心靈驛站:碗蓮 (2015-08-26)
歷史與空間:旗正飄飄揚正氣齊心抗敵奏凱旋 (2015-08-25) (圖)
字裡行間:粵港派圈子是如何形成的? (2015-08-25) (圖)
詩詞偶拾:寫喬峰 (2015-08-25)
亦有可聞:加拿大華人在川推廣「三星太極」 (2015-08-25) (圖)
豆棚閒話:被褻瀆的虔誠 (2015-08-25)
歷史與空間:走進商丘古城 (2015-08-19) (圖)
書若蜉蝣:憶述燕卜遜 (2015-08-19)
心靈驛站:花釀 (2015-08-19) (圖)
畫中有話:買書 (2015-08-19) (圖)
生活點滴:阿霞 (2015-08-19)
亦有可聞:孔子師項橐 (2015-08-19) (圖)
歷史與空間:朱明前期的政治禁忌 (2015-08-18) (圖)
字裡行間:《成報》是如何起家的? (2015-08-18) (圖)
詩詞偶拾 (2015-08-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