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台北市長柯文哲訪問上海後回到台灣。他表示所提出的「一五新觀點」在未來時間此觀點會是兩岸交流的新方向與基礎,主因在於各黨各派不敢說可以接受,但至少可以忍受,讓大家可以在上面交流。柯文哲雖然不是民進黨成員,但綠的色彩還是相當明顯,在選台北市長時,他還被曝曾自稱是「墨綠」。無可否認,站在綠營的「台獨」立場,柯文哲的「一五新觀點」對兩岸未來的發展有善意,值得肯定。但此說仍停留在情感層面,卿卿我我的不涉及原則,對已經有眾多成果的兩岸關係,未來停留在這一層面,那只是倒退,或者是止步不前。
因為是今年2015年提出了柯文哲的兩岸關係論述,所以他稱之為「一五新觀點」。今年3月,台北市長柯文哲試圖繞過「九二共識」論述兩岸關係,內容是:「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的協議和互動的歷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以『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則,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精神,促進交流、增加善意,讓兩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
從論述上來看,柯文哲並沒有惡意,還力圖突顯感情色彩,但他提的四個「互相」、他說的「兩岸一家親」、他講「讓兩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等,在國民黨執政時,兩岸領導人都已經講到耳熟能詳。所以,我認為,柯文哲有善意,但並沒有新意。
即使這樣,柯文哲的「一五新觀點」要推行起來還是很難,難就難在脫離了兩岸目前的現狀。兩岸各政黨關係的現狀是各自在堅守自身的「原則」不放鬆。北京強調「九二共識」,強調「一中」,強調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台北國民黨強調維持現狀,強調「一中各表」;民進黨還保留着「台獨」黨綱。尤其是和民進黨,這三者的交集點沒有,甚至還帶有敵意。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首先在綠營中引起反響,民進黨的台南市長賴清德就認為,前提是大陸應撤除對準台灣的飛彈,否則這句話實在難引起台灣社會共鳴。賴清德還建議柯文哲想想「兩岸一家親是誰的義務」。
即使柯文哲打出柔情牌,想繞過敏感話題,但兩岸關係早已經過了卿卿我我,談情說愛的時候,早已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了。未來台灣無論誰執政都必須面對嚴肅的政治議題,不涉及兩岸「和平條約」、不講「政治互信」、迴避「一個中國」,兩岸關係很難往前推進。
站在台灣方面的立場,有人認為,柯文哲避開了一切政治話題,不碰「統獨」議題比藍還溫和比綠更務實,但事實上,柯文哲的論述不是很明顯的在繞開什麼嗎?柯文哲率團前往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時,上海市長楊雄在晚宴快結束時提出「九二共識」,柯文哲則以「兩岸一家親」回應,他主張兩岸民間交流,只要有助兩岸和平發展的,他都贊成。
柯文哲看來還是想極力繞開兩岸曾經都確認代表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面對選舉的兩岸關係議題,就想繞開「九二共識」。她提出「維持現狀」,卻迴避「九二共識」,不願承認「九二共識」的現狀,因為民進黨的黨綱中還保留着「台獨」的追求。蔡英文是民進黨主席,如果接下來的「大選」中勝出,「台獨」黨綱不廢不凍,大陸就不會與台灣有正常關係。
國民黨執政,兩岸有很多互動和開放的條款,包括外交休兵,給台灣一定的國際空間,都是因為國民黨承認「九二共識」,承認「一個中國」。如果由背着「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執政,原來的基礎和現狀都改變了。
柯文哲想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補台,為蔡英文迴避「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背書是煞費苦心,但需要明確的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九二共識」。想繞過「九二共識」,就是想繞過一個中國,涉及到這樣的核心利益,北京不會善罷甘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