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聯儲局對加息存在不同意見,主席耶倫亦未能提出確切加息時間表。 資料圖片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這一刻,若再說加息,大家可能已經覺得,加息與否令人厭煩。可不是嗎?每天霸佔着財經新聞的主要部分,但來來去去,說加不加,拖了又拖,一時說這個數據太弱,還未可以加,一時說這些統計已很強勁,實在有必要加。
鷹派鴿派 爭吵不停
尤其聯儲局本身,局方也有不同意見,有的立場鷹派,有的立場鴿派,但說起來,就是眾說紛紜。怎麼可能位位皆是學者專家,有些是有份投票的委員,有些是聯邦儲備銀行體系的高層,但可以就同一問題,翻來覆去,沒完沒了,總沒有結論似的。
對,這是絕大多數人,無論是否投資者,均可能有的感覺。大概連局方的官員或幕僚,也可能對於傳媒鋪天蓋地的報道和評論,覺得無謂。不錯,局內人又如何?難道他們不會生厭嗎?好幾年了,還是爭吵個不停,言人人殊,始終不能達到一個結論什麼的。
可能,對於經濟學家有點不屑的人,甚至會再次搬出笑話來,說每個經濟學家均會說一方面怎樣怎樣,另一方面又怎樣怎樣,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聽過這個笑話無數次的人,包括你和我,可能會再加多一點,就是聯儲局內,甚至還有多一方面,就是主席那一方面,耶倫說局方希望年內可以,但萬一形勢有變,又不會志在必得去加,那不就是第三個意見嗎?
然而,不滿的聲音聽過,笑話說過,投資者其實仍然樂此不疲,儘管其他界別的所有普通人覺得厭煩。是的,投資者可能是這世界上,最樂於就在類似甚至相同的事件,猜完又猜,一天到晚,猜個不停,而不肯靜靜地、耐心地等待結果公佈。
分析資訊 賺取回報
投資者可以不喜歡不確定性,可能討厭始終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說起來,他們可以賺錢,或起碼他們覺得自己有機會賺錢,賺到比起一般人工作所得為多的錢。主要就是這樣動腦筋,然後靠這些翻來覆去的思考,解讀事件和數據,猜想別人對此的感覺和想法,看出當中事實與偏見的差距,從中嗅到金錢的味道,看出值得冒險的機會。然後,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押注下去,讓自己的想法有一個金錢上的分量,萬一猜中,可以有賺頭,萬一猜不中,可以有虧損。正是肯花精神時間去收集資訊,思考分析,做出判斷,然後押注下去,才造就投資者的預期回報。
從一個角度看,投資者看似什麼都沒有做,只是坐着聽着,然後押注,他們對於世界有什麼貢獻呢?不外乎把資金由這裡搬到那裡,比別人早一步買入,早一步沽出。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沒有這種對於事態不停關心,持續押注的行為,以反映最新事態對於資產價格的影響,二手市場就沒有那麼活,一手市場的金融資產又豈會如此吸引?■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